丫鬟的青云路 第18章 农家生活(3/3)

安谷帮忙去打听书院,王氏帮忙打听手帕的去处,文娘只需要安静的做针线活就行。

三日后,家里已经堆积了许多柴火,安文娘知道这是安子仲故意再让自己忙碌起来,每日不是砍柴挑水就是练字背书。

安谷终于带来了好消息。

“县城最好的是青山书院,三月已经开了门 ,我们说的晚了,先生不大愿意,还是你四婶的外甥也在里面念书求了先生,说交了束修五两,考一考子仲的学问,能行了才同意他进书院。”

安文娘自然是答应了,好歹安子仲也是侯府少爷,一个小小的书院考,能有多难。

“再就是你的针线,你四婶说珍品居的老板收了,但是要签契书,你的帕子只能卖给他们一家,只要你答应,他们可以一条一百个钱收。”

安文娘不由得感叹,无奸不商,心真黑啊,她的手艺,连侯府上下都抢着要,在这小县城也必然不多见,不说一条一两,一条七八百钱总值,就只给一百钱,真坑。

“让四婶出面替我们签吧,我们年纪小,怕人欺负,以后我的帕子都走四婶那买,我收九十个铜板,四婶拿一成。”

安谷磕了磕烟袋锅。

“胡闹,你们不种地,就靠你做些手帕谋生,你四婶出面那是应该的,分什么钱。”

安文娘笑笑,拿出自己这三天绣的帕子。

“四叔,我绣的可快了,一天一两条不是问题,我一个月就算绣个二十条就有一两八的进账,养活了起我们。四婶以后要一直帮我们跑腿,我们也不好意思。”

安谷见她三天就做了七八条,不再言语,到底是老了,娃娃们都能干的很。

“十个多了,每条抽五个铜板吧,你年岁小,要知道爱惜自己的身子。”

安谷说完就走了,安文娘看着他的背影,红了眼圈,从小爹和继母不管,她可以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里正对她一直照顾有加。

如今为了四少爷的安全,她不能告诉里正实话,还要利用他,心里难受的紧。

四月初,安子仲被安大山带着去了县城,文娘的帕子已经买了十条进账了一两银子。

王氏这次坚决不肯收文娘给的钱,只说就一个要求,教一教梅花姐姐针线。

文娘答应了,安子仲去了书院,若是被留下,逢五才能休沐,她一个人就在安家村也不是很安全,有梅花陪着,村里那些混日子不安好心的人,就得掂量掂量里正家的怒火。

文娘偶尔也会在梅花和王婶的陪伴下去县城里看安子仲。

他很聪明,迅速的融入进书院,读书上进,很受先生喜爱,又不争强好胜,懂得藏拙,倒过的很安稳。

快六月的时候,西北来的商人专程给安文娘捎了口信。

信物就是当初文娘分给福寿堂几个大丫头的珍珠戒指。

“文娘,福寿安康。”

安文娘给那几个行脚商人递了钱,才问出是一个身材矮小的络腮胡的男子让他们路过林县给安家村一个安文娘的传个话。付了他们二十两银子。

安文娘无比的庆幸自己曾经给玉兰姐姐几个人说过她曾经是安家村的人。

依着侯府人的睿智,一定知道她一个女娃娃,带着本来应该死在牢狱里的人,一定会去自己熟悉的地方,京城太危险,余下就安家村最适合。

安文娘点了点头,也拿出二十两银子给他。

“您几位回去给那个让你们送信的人说,西平风景不错。”

那人不知道她说的什么意思 ,只要有钱收,一句话二十两 他们路上的费用都能挣回来。划算的很。只是这些人真奇怪,不留信,就托口信,说的也都是些听不懂的话,西平是哪里?他还没有听说过这么个地名,是西边的吗?

送走行脚商人,安文娘立刻收拾了几条帕子拉着王氏去县城。

“这位小哥,请劳烦您帮我找下我哥哥,他叫安子仲。我是他妹妹。”

书院门房小哥看了看安文娘,扭头进去叫人了,不一会安子仲焦急的跟在后面快速走来。

“怎么了,这个时辰会来?”

安文娘拉着他走到角落,踮起脚在他耳边说。

“吴石哥哥让人送了口信,福寿安康。”

安子仲睁大眼睛看着文娘,想要确定是不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

安文娘眼中带泪的点点头,安子仲高兴的一把将她抱起转了好几个圈,还是安文娘听见周围人议论,拍着他让他让自己下来。

“我收到信就赶过来好让你安心,她们已经平安到了西北,你要安心读书,不可磋磨自己。”

安子仲点点头,知道母亲和老祖宗安康,他心里终于得到一点安慰,他伸手擦干安文娘脸上的泪水,岂知他一直在磋磨自己玩,这丫头又何曾安心的睡过一个好觉。

都是在装模作样让对方安心罢了。

“没有别的消息了吗?”

安文娘摇摇头。

“我打点了银子,仔细问了,就这六个字,想必他们身边如今还是有人盯着,我也让那人捎了口信,西平风景不错,她们收到信也会放心了。”

安子仲点点头,替她整了整凌乱的发丝,一路跑来,安文娘满头的汗,头发都乱了。

“快回去吧,天要黑了 过两天我就休沐可以回家了。”

安文娘点点头,和安子仲摆摆手去找王氏了。

安子仲看着她的背影好长时间,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街口才转身回了书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