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民国 三百九十三节 一年百亿(1/3)

x,最快更新穿越之大民国最新章节!

赵书礼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个重要的客人,此人姓周,是当年被杨虎城从延安赶到苏联去的一个重要人物≥*书*吧()周先生的为人经过后世的整治宣传,赵书礼是十分佩服的,起码在人格上这个人无可挑剔。\\Www.Qb5、coM可正是因为这样,赵书礼却始终觉得此人不能接近,因为宣传中他跟神无异,而赵书礼是人。

当年那批跟周先生一起到苏联的延安要员,在日本占领了东北后,他们觉得时机到来了。其中一批很不得志,在苏联被排挤,但是却很有能力的家伙们,纷纷潜回了东北,在东北开始了新的斗争,针对日本人的游击战争。他们拉拢各种势力,东北军溃兵,土匪,失去土地的老百姓,队伍很快就扩大了,到了日本人不能忽视的程度。

此时周先生来找赵书礼就是因为东北问题。

“首先我代表东北三千万苦难的老百姓感谢赵司令!”

经过沟通,赵书礼答应了给东北游击队提供十万只步枪以及充足的弹药和药品,于是周先生坚持要求面见赵书礼,当面感谢。

听到这个感谢语赵书礼却没来由的反感起来,两人此时并排坐在沙发上,不远处是荷枪实弹的卫兵。

赵书礼突然忍不住道:“别提代表东北三千万老百姓了,你无权代表他们!”

周先生突然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赵书礼是这种回答,在他看来赵书礼这个人还是很识大体的。对他在东北的抵抗,没有门户之见大力支持,可是为什么突然态度变的这样古怪,自己似乎没说错话啊。

赵书礼看到周先生愣了。他反而轻松了,跟传说中的人物打交道他总是感到无名的压力,他怀疑是不是他们这种人都有传说中的霸气。

现在看到周先生愣神,他才释然,芥蒂化开了不少,因为赵书礼看到了,这个人是人不是神。他也会错愕,他也有不知道怎么应付的时候。

随即哈哈笑道:“周先生。你知道塞北是一个法律说话的地方,所以呢,如果要代表三千万东北百姓,就拿出他们的委托书。否则可能会被告的,罪名是欺诈。”

周先生哦了一声,点点头,连说法制好,就是要法制。

不过周先生毕竟是周先生。脑子反应是很快的,顺着赵书礼的话就说了下去:“那不知道塞北对于组织的法律是如何定义的。”

赵书礼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我们对于结社自由是保护的,塞北现在有大大小小几百个大小组织就是例子。但是前提是,这个组织不能鼓动非法集会。不能煽动暴力。”

周先生点点头,但是没在深入说下去。显然他这个组织不符合不能煽动暴力这条,他们的信条就是暴力万岁。

反而是转移话题道:“不知道赵司令对中国目前的各派势力怎么看?”

赵书礼道:“只要能决心抗日。那就是民族的武力,反之就是汉奸。”

周先生点点头:“我们的武装就是坚决抗日的武装。”

赵书礼表示认可,在敌后你不抗日就意味着灭亡。

周先生又道:“可是,现如今有些人显然不这么看,国破家亡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他们还在想着摩擦,排除异己。”

这明显是在说老蒋,赵书礼笑道:“周先生有话直说吧,你我都是光明磊落的人,就不要兜圈子了。”

周先生笑道:“那好,我想请赵司令帮个忙,现在抗日关头,我们很多同志还被关在重庆的监狱中,显然是十分不合适也不合法的。我消赵司令帮忙从中游说,解救我们这些同志,毕竟他们也是抗日积极坚定分子啊。”

抗日坚定分子也许是,但是显然蒋价石不会认可,因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在抗战前入狱的。

赵书礼笑道:“这个倒是可以的,不过中央会不会放人我就不敢打包票了。”

周先生道:“只要赵司令肯帮忙就好。对了,不知道赵司令对我们提出的统一战线问题怎么看?”

“终于来了”,赵书礼心道,口里应承着:“很好,你们这个初衷是很好的,我是完全支持的。{/书友上传更新}现在抗战进入到了关键时刻,是应该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为民族的解放和崛起而努力了。”

周先生笑道:“那既然赵司令与我们的态度如此一致,不知道赵司令能不能跟我们共同发表一个宣言,来鼓舞全国人民,还有号召一切抗战力量团结起来呢。”

此人果然厉害,至此赵书礼才体会到,自己一步一步被带到了这个话题,显然他们是要利用赵书礼的声望来达成他们的目的,放眼天下能起到这个作用的也只有赵书礼和蒋价石了,而蒋价石显然不会跟他们合作。但是赵书礼呢,如果跟他们站在一起,尤其是欠发表这么一个声明的话,恐怕蒋价石会有想法。毕竟在这个关键时刻,蒋价石会的赵书礼跟他抢地位。

想明白这些的赵书礼答道:“我想这个发声明恐怕时机还不合适,不过对于你们的人我会想办法救援的,毕竟我一直都尊重国民言论自由的的权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不同的声音,那就真的是一个灾难了。”

周先生十分赞同赵书礼的意见,随即又问赵书礼打算怎么救援,需不需要他们的配合。

赵书礼道:“我不日就要去重庆了!”

没错赵书礼真的打算去重庆了,中国抗战发展到现在的地步,是到了他去重庆的时候了。

美日德英四大列强都已经被拖入了战争的泥潭,中国不是在孤立奋战了。而此时中国需要面对的是国际上的各大势力,如果国内在有不同声音就太不合时宜了,不利于中国的利益≡书礼去重庆正是为了表明自己站在中央,坚决拥护中央的态度。告诉世界中国人正团结诶一致,而且他到了重庆后,中国对英美等过就可以用一个声音说话,那么嗓门是不是更大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