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 第一章 流星(2/4)

用下责问自己梦想是什么,文学是什么,诗歌为何物。自己被套住了似的,全然否定,还质疑之前的付出

摇摆复摇摆,终于对之前的选择懊恼了。女朋友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丝毫有关明天的幸福或美满的信号,

女朋友诅咒了他一番,痛哭了一场后也离开了他。这个半年,彷徨。下个半年他质疑不是问题,随后不约

而同有人出面说“他脑子有问题像被驴子踢了。”,像类似的话每一句都能刺痛了他的心。

人生的抉择显得如此重要。钟子之在酒精的麻痹下产生了缥缈的未来觉得自己就要成功,有千万追随

者的掌声,在红地毯上走向领奖台,受众人仰慕。幻想给了他最大的安慰,继而更加坚信走文学路。在睡

梦中还得出了至理:认为事物种在金钱的土壤里就有好的收成是低俗的趣味!看来,是观念走了极端才拖

累了身躯陷入悔恨中。当然他意识到自己错了会改变这种被动的情况吗?是被动呀!

作为农民的儿子在太阳底下干农活,汗流浃背,从早上忙到晚上,正当月亮升起来要歇一歇,伸直手

脚趟在床上感觉腰酸背痛,翻身小心翼翼,几乎是动也不想动。正要合眼时却懊恼自己,察觉这并不是自

己要过的日子,还是呆在城里好过些。还有,邻居叔伯说笑:“你为何老呆在家,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吗

在家等吃,还是等死呢?”亲朋的不理解,又加上同学们给的挖苦的声音:“搞文学创作?没有必要的

资本就没有人去做,你一个穷小子竟把它当一件事,看来地球要倒转了。”他无法回避想吃人似的眼神,

呵呵的迎接他们的“真经”;不久你就明白他表面的欢喜却在掩饰内心的恐慌。这一夜他觉得梦想跟现实

梦想的距离是天壤之别。为了庇护这个脆弱的梦想,他除了写诗外,对余者现出一副不闻不问的架势。他

的骨子里也有不服输的顽强,说“竟然试下了梦想,梦想并不是说说而已。”黎明跳过地平线他起床了开

始全新的一天。他内心世界多姿多彩,谁能揭晓那双忧郁的眼眉下暗藏的故事?他的父亲没说过半点鼓励

似的言辞,家里对此事唯一的沉默者。

眼前的生活糟糕透了,先被同学当成一个碌碌无为者,呆在家里摸黑贪早的干农活,又被亲朋玩戏说

笑,那到不如到外面的世界打拼。此前在城市里找工作,辞工,再找,再辞工,在短短的两年间重复了五

六次;其中有一次就上班一天,只因一个同事是高中同学在校间是情敌闹过矛盾,同时追一个女孩子后来

自己放手,可后来发觉他不喜欢那个女生,只在玩弄她的感情。在办公室众目睽睽之下,一见面两个人二

话不说就打起来;钟子之几乎把那人打成残废。命里已安排的,唯有接受,这便是命运。他痛恨自己做不

好一件事,更厌倦身上的坏毛病——失信无常或说爱吹嘘,就算他说的是真话却能清楚的看出话里结夹幻

想的成份,旁人只好称他为“呆子”一个,整天做白日梦在痴心幻想。旁人近似“昏话”不能片刻留在他

的脑海,他甘愿困在自己的王国,外面的世界任人笑。他谋生的嗜好便是想得多做得少,挑三检四,拈轻

怕重,最好是不用做事就有饭吃。

在钟子之念高二的秋季期班上来了两位实习老师,代课一个月,均为语文课;在晚自习或早读看到他

们。班上因他俩加入多了些新鲜事。在一次他俩主持的班会课(别让他人偷走你的梦想,请你编织它。)

上,钟子之亲自在讲台说诺贝尔文学奖为何少了中国人的座椅,高行健不是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拥有了别国的国籍就相当于放弃了中国国籍,中国国民不承认双重国籍。)那时实习老师给的评语

“风平浪静不是你,仰头一声是春雷。”来来回回六年过去了,梦想离自己越来越远。可不,毕业了同学

们忙着找工作,或一些幸运者忙工作或少数者考研。他贷款学完了学业,他不急去找工作,他要为梦想做

点什么。他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钟子之春风得意时所说的:“未来的大地上,哈哈!我,

一个苦行僧横空出世。”他做了这决定,这个近似无趣味的事儿,一传到班上就有几个人面刺说这个不切

实际的梦。钟子之驳回:“也许是梦,因为没有人做所以梦以梦存在。”

火车上的旅行者,各自有梦,各自扑向目的地;火车拉近了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在火车上的旅客能短

暂隔离昨天与明天,这个边缘地带可以追悔,可以期待;或许有小数者像钟子之在失落中迷茫,彷徨。下

一站,是个什么地方?踏出车站又会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学生挤到了学校,工人挤到了工厂,钟子之一

个游子漂泊不定,明天更切确的不知下一刻什么事物等着他。整个车厢坐在钟子之身旁的人个个笑容满面

对未来充满期待。火车向远方行驶,他不安的心渐渐平息了下来。他开始新的征程,往事不可追,未来还

可期。昨天的不顺统统掉下,匆匆的,也来不及对它们做一个葬礼仪式。有些东西你去珍藏了是它值得保

留,你轻易丢弃又可看成另外一回事。你在意它了,它能影响到你的言谈举止。你不在意就算它在眼前你

也认不出看不见,更不会触动到你心弦。就如一个旅人在nmg大草原上看见向南飞去的大雁,用随身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