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164章 以后就是一家人了(1/3)

李伟和薛祥撑着雨伞匆匆进宫求见,经通禀后终于来到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早就等候多时,见到他们也仅仅是淡淡的看了一眼。

“臣等参见陛下!”

李伟和薛祥一起行礼。

“陛下,军器局的徐勇贪赃枉法,虐待工匠,匠人们也是饱受压迫,无奈之下才奋起反抗的,还请陛下开恩!”

李伟急切的开口说道。

薛祥立刻跟着道:“陛下,这件事臣可以作证,那个徐勇臣也去斥责过他,但他屡教不改,才招致此祸,匠人们也是被逼无奈。”

朱元璋对薛祥不予理睬,微微抬头看了眼李伟,淡淡的问道:“咱听说是你让那个陶友庆去煽动匠人的?”

“不错,就是臣,请陛下治罪!”

来的路上薛祥已经把事情经过详细的跟他说过了,现在陶友庆死了,那些话是不是他说的全凭他自己一张嘴。

如果他否认了,那这些匠人就是私自殴打官员,斩首示众,但如果他承认下来,那这些人相当于是听命于他,属于盲从,罪过要小得多。

虽然他这也是擅权乱命,但他好歹是六品官身,高于徐勇,而且朱元璋这么做,无非是逼他乖乖听话,他就顺着他的意思来就是了。

薛祥听到他这话,不由担忧的看了他一眼,这可不是小事,要是真依法治罪的话,丢了性命也不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稍稍坐正了身子,却开口问了个与此无关的话题:“你的表文写完了吗?”

李伟面色微顿,迟疑了下说道:“微臣才疏学浅,表文还需要再斟酌一二。”

“那你回去斟酌吧,别在这烦咱!”

朱元璋直接没好气的挥手赶人。

“……”

沉默了片刻,李伟内心叹息了一声,不管他愿不愿意,他终究是拗不过这个天下之主。

“明天就写好。”

说出这句话,李伟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变得无精打采的。

听到此话,朱元璋才满意的露出一丝笑容,轻声道:“匠人都在刑部关着呢,伱自己去跟他们说吧。”

李伟闻言,惊喜道:“谢陛下!”

有朱元璋的这句话,那些工匠至少能活命了。

但却薛祥并没就此放下心来,担忧的道:“陛下,那李大人他……”

李伟承认了这个罪过,如果没有个合理的解释,那肯定是要治罪的。

李伟自己倒不是很担心,他知道,只要自己答应了朱元璋,那他就不会有事。

果然,朱元璋不紧不慢的取出一份敕书,随手扔给了李伟。

李伟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写的是委任他署理军器局事务的敕谕,日期是六天前,显然,这是朱元璋早就准备好的。

有了这份敕谕,他命令军器局的工匠做事就是名正言顺了,虽然这是明显的强行包庇,但有皇帝的敕谕,又能薛祥这个工部一把手背书,谁也没法挑他毛病。

与此同时,他也再次被绑在了军器局,若是他拒不接受,或者再应付供事,那今天这种情况肯定会再次发生。

“谢陛下!”

李伟收起敕书,匆匆一礼。

薛祥见到这东西,也明白了,终于是放下心来。

“陛下,如果没有别的吩咐臣就先告退了!”

李伟接着说道,现在那些匠人在刑部关着,他早点去解释清楚,也好早点把人救出来,免得夜长梦多。

“滚吧滚吧!”朱元璋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李伟和薛祥一起躬身告退。

离开皇宫后,两人不敢停留,赶紧直奔刑部。

薛祥毕竟也是尚书,两人来到刑部后,张宗艺虽然不悦,但还是照顾了他的面子,亲自接待了两人。

李伟开门见山,直说道:“张大人,那些匠人是听我的命令才如此行事的,还请大人从轻判处。”

张宗艺闻言,嗤笑一声,这事他审那些匠人的时候当然也听到了,这个李伟还真是胆大包天,被贬到教坊司还不老实,还敢下此乱命,那些工匠也傻,就敢听从。

李伟有官身,跟那些匠人不一样,按照大明律,官大的犯罪只能向皇帝弹劾,等着皇帝下旨治罪,官小的京官也得上奏请命,才能查问,这就是权贵阶层的特权,即便是地方的芝麻官,抓了也不能判,就像道同那件事,朱亮祖堂堂侯爵加上个布政使徐本,都不能直接拿他怎么样,只能上奏诬陷。

张宗艺自然也不能直接把李伟抓起来审问,必须要向陛下请命才行,只是他没想到李伟此时还敢自己送上门来。

“李伟,你一个教坊司使,竟敢下此乱命,本官正要向陛下请命治你的罪呢!”

张宗艺冷冷的道。

李伟见他这个样子,心里虽然不爽,但现在匠人还在里面关着呢,他也不能没乱来,直接取出敕谕给他瞧了瞧。

张宗艺看到这敕谕,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

这明显是陛下包庇呀,真有这东西你怎么不早拿出来,这上面的日子是六天前的,那时候李伟还在家闭门不出呢。

“既有此敕谕,为何不早拿出来?”张宗艺怒声斥问。

“本官繁忙,还未来得及,抱歉。”李伟睁着眼睛说瞎话,反正皇帝都不要脸了,他还要脸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