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13章 朱祁镇:该死的老东西,这回完蛋了吧!(1/4)

“都起来吧!”

朱祁钰平复心情:“传旨,吉安府费家,首恶凌迟,帮凶斩立决,其余人等贬为军户,流放热河。”

“吉安府所有姓费的,都不许留在江西,在热河劳动改造三年,无关此案人等,可做平民。”

“令曹泰率玄戈军出京,协镇江西!”

皇帝决心挖文官的根子。

文官除了盘根错节的联系外,就是无比强大的财力。

财力来源,一是盐,二是海上贸易。

朝臣明明想阻止。

但皇帝要调范广和于康回京,就说明决心已下。

“廉州府、雷州府清理出来的土人,全部移入海安所,朕要修建一条从徐闻去琼州府的陆路,让琼州府不在是孤岛,孤悬海外。”

朱祁钰话音方落。

就遭到朝臣的强烈反对。

尤其是掌管户部的耿九畴:“陛下,跨海修路,所耗甚巨啊。”

“琼州府贫困,也无称王称霸的根基。”

“修建一条跨海的路,有何用处呢?”

朱祁钰不止要修通徐闻连通琼州府的路;

还要修去澎湖、宝州府的路;

还要修荣成去朝鲜的路;

还要修从旅顺到登州府的路。

让孤岛不再孤悬在外。

有能力的话,用西北的沙子和黄土把渤海填平,填出一个省份出来。

把徐闻到琼州府、荣成到朝鲜、朝鲜到倭国,全都填出一条通道出来。

“陛下,耿尚书所言甚是。”

“琼州府距离大陆很近,海安所行船两个时辰即可到达海口。”

“没必要花费甚巨,修建一条陆路啊。”

“陛下,过于浪费呀。”

胡濙反对。

阁部重臣全都反对。

于谦道:“陛下是否担心琼州府会脱离大明掌控?”

“其实陛下完全无须担心。”

“琼州府虽是土人盘踞,但向来归附中原,而且本地穷困至极,毫无称王称霸的可能性。”

“我朝耗费甚巨修建一条陆路,不如用这笔钱,攻伐安南!”

于谦只能转移皇帝视线。

填海造陆,造价是极高极高的。

关键是不划算啊。

大明是农业国,填海就是为了种地,一年田土能出产多少粮食?

有这些钱,不如攻打一个国家,侵吞安南领土,那多划算啊。

群臣侧目,怎么看于谦,都像是赵高!

忽悠皇帝,指鹿为马的那个赵高!

领土打那么大,能守住吗?

就算景泰帝能,后世之君呢?

能不能别折腾了!

把实控土地控制好了,做安安分分的一代明君不香吗?

非要断了文官的根子?

等武官当朝,看大明还姓不姓朱!

“邢国公认为几年可打安南?”果然,于谦的话,成功吊起皇帝的兴趣。

“微臣觉得,十年内可打!”

于谦可不敢说得太近了,担心北方没整饬完毕,皇帝就贸然再南征,那是学杨广,亡国之兆。

“二十年可完全汉化,并将交趾重新迎回怀抱!”

于谦说出三十年规划。

朱祁钰却摇了摇头:“二十年太久了,朕怕看不到交趾重回大明怀抱。”

“交趾,自祖龙始,便是我华夏领土!”

“安南乃窃国小人,侵吞我汉人疆土!”

“太宗收回交趾,但交趾人都被安南同化了!”

“早已不复我汉人之风!”

“我大明以国士待之,他们却以小人之心报以大明!”

“使得交趾脱离中枢。”

“干脆,留地不留人。”

“朕不要安南人,从汉地移民过去便是。”

“十五年!”

“朕要十年内,占领安南,五年内,清空安南!”

朱祁钰定下国策。

一听皇帝没着急立刻南征,朝臣算松了口气。

至于清空安南人,终究非德行,不宜做啊。

但此刻没人劝。

毕竟等皇帝征伐安南的时候,已经是十年后,让以后的朝臣头疼去吧。

下了朝。

朱祁钰目光一闪:“宋诚还在讲武堂里学习吗?”

“回皇爷,是的。”冯孝立刻道。

“诏宋诚入宫。”

宋诚是宋杰的长子,魁颀隽爽,善骑射,有勇略,乃是天生将种。

这是边将的评价。

虽有吹捧之嫌,但宋诚确实长得帅,又真的有才能。

在讲武堂里,月考次次第一,遥遥领先。

讲武堂设在太液池上,宋诚来得特别快,他一身短衣,身上全是臭汗。

“微臣不修仪表,求陛下恕罪!”宋诚磕头。

“无妨!”

宋诚有五绺长髯,面庞俊朗,身材魁颀。

“朕每日也练得一身臭汗,男人若一味阴柔,算不得大丈夫!”

朱祁钰笑道:“近来在讲武堂,学得如何?”

“回陛下,所学匪浅。”

朱祁钰和他话家常。

按辈分来算,朱祁钰算是宋诚的姑父。

他纳了宋瑛的二女宋淑清做选侍。

而且,他宋家本就和皇帝连着姻亲呢,关系近着呢。

“朕要组建府军,整合府军四卫,你来做总兵!”

朱祁钰说回正题:“即日起,府军负责宫中宿卫,朕将安全交给你了,你能做得到吗?”

宋诚没想到,他接替老爹,又当起了侍卫头子。

但这也说明,他是皇帝心腹。

“回禀陛下,微臣必不负陛下所望!”

宋诚是将种,他在讲武堂里竭力表现,就是想和于康、李瑾一样,出兵打仗。

奈何兜兜转转,还是当上了侍卫头子。

“朕知道,让伱这个将种,来当朕的侍卫,有些委屈你了。”

“但事急从权。”

“等下次有战事,朕必派你出战。”

朱祁钰安抚宋诚。

“微臣谢陛下天恩。”宋诚磕头。

“你可让宋俊来帮你。”

朱祁钰调范广和于康回来,前者要执掌京营,后者执掌九门提督府。

朱祁钰又宣陈韶、沈淮入宫。

又令新宁伯谭佑、新昌伯唐定、富昌伯房通达、应城伯孙继先、武城伯孟俊、永康侯徐安等人入禁卫。

“传旨,调马昂暂任工部尚书,刑部员外郎杜铭夺情启用,暂任工部左侍郎;调绍兴知府彭谊回京,暂任工部左侍郎。”

工部不能一直空着。

马昂是陈循的人,本人是非常有才能的。

坐了几个月冷板凳,也该启用了。

杜铭以善断邢狱闻名,因为母亲去世,在家中守丧,所以被夺情启用。

彭谊就更厉害了,能治水能掌兵还能治国,但因为朝中没人,被屡屡弹劾,所以得不到重用。

朱祁钰本想启用彭时。

想想还是算了,让彭时帮衬着石璞吧。

“调山东副使涂谦暂任工部右侍郎。”

朱祁钰也不跟人商量,直接道:“内阁补入刘广衡、薛希琏。”

“传旨吧!”

这个时候,陈韶和沈淮先到的。

“沈淮,金吾军掌控得如何了?”朱祁钰问。

“回陛下,金吾军皆心向陛下!”经过这么多挫折,沈淮学老实了,也变得心细起来。

“养马军掌控得如何?”朱祁钰又问陈韶。

李瑾给他打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陛下,养马军尽在掌握!”

朱祁钰颔首:“朕已经调范广和于康回京了,让宋诚组建府军,再加上金吾军、羽林军,三军轮流值守宫中!”

陈韶一愣:“陛下,可是出了什么事了吗?”

“不瞒你们。”

“江西查到了大案子,朝堂上下皆劝朕息事宁人。”

“朕想看看,这天下是朕的,还是那些地主老财的!”

朱祁钰目光闪烁:“所以,这宫中的安全至关重要。”

说白了,就是较劲。

陈韶匍匐在地:“微臣在一天,必保宫中无虞!”

“宋伟离京后,养马军无人可执掌,你可有人选举荐?”朱祁钰问。

陈韶匍匐在地:“陛下不如从宫中派太监掌军。”

“不行,坏了规矩,太监可监军,却不可掌军。”朱祁钰也在防着太监,不能重蹈中唐覆辙。

太监只能用来监军,不能直接掌军。

朱祁钰一直在构建三角架构。

勋臣掌军,文臣参赞军事,太监监军,厂卫协查,军纪司纠察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