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12章 朕若有不虞,就让大明陪葬!(3/4)

看得出来,朝臣对玉米三宝,寄予厚望啊。

“好,这井若能改善西北干旱环境,就叫景泰井吧。”朱祁钰善于往自己脸上贴金。

“陛下圣明!”

朝臣叩拜。

于谦又道:“陛下,除此之外,微臣发现,藏书阁里很多书,都没有翻译过来。”

“大元不慕文化,对书籍嗤之以鼻。”

“但我大明以文化为先。”

“翻译过来,没用的继续馆藏,有用的则用于正途。”

朝臣全都赞同。

“邢国公提议甚好,就交给四夷馆通译吧。”

提起书籍,朱祁钰笑道:“诸卿都知道,书籍保存不易,华夏衣冠尚未断绝,主要就是还有这些藏书,证明我们还是汉人!”

“朕想在澹台,建立一座巨大的藏书阁!”

“将天下书籍,藏于澹台!”

“而且,还对外开放,允许天下人誊抄,学习!”

胡濙却要制止。

朝臣都觉得此举不行。

书籍何其珍贵,其实那些庸人可以阅览的?

“朕从不敝扫自珍,书籍是大明的瑰宝,也是全汉人的瑰宝!”

“朕能看,天下人也能看!”

“朕不希望,这些书籍永远是孤本,倘若再历经战火,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就叫澹台藏书阁!”

“对天下人开放!”

“允许抄录!”

“但不允许传于国外,谁敢将书籍传出国外者,诛十族!”

朝臣激动起来。

皇家藏书阁里的书籍,有非常多的孤本。

若能看一遍,都死而无憾了。

“诸卿,报纸办得就非常好。”

“尔等的才华不止在治政治国之上,在琴棋书画上,也博览众长,首屈一指。”

朱祁钰笑道:“朕支持尔等著书立说,朕希望诗词歌赋、戏曲、全都兴盛起来!”

“让我大明成为煌煌盛唐,绝美诗篇传于万世!”

传扬文教,这是好事。

古之圣人一直致力于此。

“臣等谢陛下天恩!”朝臣躬身下拜。

“朕再说两句掏心窝子的话。”

“写诗写词是高雅,但也是高雅的!”

“等朕有了闲暇时间,也要写几本流芳百世的。”

“诗词言简意赅,但故事性不如,朕还是喜欢听故事。”

“尔等都办了报,完全可以在报纸上发表。”

“若朕看得好了,直接封你们的官。”

“如何?”

都说华夏文化之渊源。

但仔细数一数古代,才有几本名著啊。

归根结底,明朝人以写为耻,鞑清更是大搞文.字.狱,不允许写。

这就导致了,瑰宝是有,但真的很少。

明朝进士,哪个不是学富五车之辈?

那种流传千古的,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只要皇帝喜欢,会瞬间泛滥。

华夏文明在不停断层,远远不复汉唐之风。

朱祁钰想扶起大明的文化。

“,戏曲,朕都喜欢。”

“从宫中兴起,传于民间,甚于唐宋,可否?”

朱祁钰豪迈。

又讨论些琐事。

便下了朝。

刚进养心殿,朱祁钰就收到了覃礼出使朵思的奏章。

还有就是欧信请罪奏章。

“欧信糊涂啊!”

朱祁钰皱眉:“杀官是什么罪?他不知道吗?”

“哪怕是不入流的官,那也是官!”

“是你能杀的吗?谁给你权力杀官了?”

“做事不动脑子吗?飘了?”

“朕大力提拔武官,文官正在牟足了劲等着你们犯错呢!”

“这下可好,直接将把柄送到人家手上了。”

“让朕难办!”

朱祁钰又翻开奏章来看:“广东布政使是谁?”

“回皇爷,是侯臣。”

冯孝禀报:“侯臣本是布政司右参议,于景泰五年,提拔做左布政使。”

“侯臣是哪年进士啊?”朱祁钰印象中,此人好像不是进士出身。

“回皇爷,侯臣不是进士,是金濂举荐的。”

金濂的人啊。

自然就成为陈循的人了。

陈循死了呢?现在是谁的人?

为何要给方瑛上眼药呢?

“欧信写奏章也含含糊糊的,那批粮食是否追回来了?”

朱祁钰站起来,来回踱步。

没有立刻下定论。

侯臣状告的奏章还没送来呢,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文臣和武官,终于碰撞到一起了。

冯孝也在思考,若文官和武官斗起来,宫中如何渔翁得利呢?

“推平广东后,欧信就能封伯了,可惜了。”

朱祁钰重新坐下。

继续处置奏章。

终于在第二天,广东左布政使侯臣的奏章,姗姗来迟。

朝臣竟都默不作声。

竟是于谦开口:“欧信该罚!”

朱祁钰有点没看明白。

文官不应该借机大肆打压武官吗?

怎么不说话了呢?

打开侯臣奏章一看,这个侯臣竟然在请罪,承认故意克扣军饷,贻误战机。

后面居然还帮着欧信说情。

这是什么操作?

“老太傅,您怎么看?”朱祁钰不动声色。

“回陛下,老臣以为各打五十大板。”

胡濙认真道:“主簿虽不入流,但终究是官,欧信是参将,文武分流,泾渭分明,乃是祖训!”

“欧信犯罪,必须要罚,否则不能服众!”

“侯臣嫉贤妒能,延误军饷,必须要罚!”

明白了。

这是兑子啊。

用一个文官,兑掉一个武官。

高明啊。

广东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不让武将去查呢?

海上吧,藏污纳垢的海上啊。

朱祁钰有点看明白了。

“就按照老太傅说的,全都褫夺官职,押解入京,再行发落。”朱祁钰道。

“陛下!”

于谦出班,跪在地上:“欧信手中拥兵二十万人,绝不能立刻解散,否则霍乱广东!”

“就算要罚,也要等着欧信推平广东之后,再罚!”

胡濙撑开眼眸,寒声道:“邢国公此举怕是有包庇之嫌。”

“老太傅可有解决二十万土人的办法?”于谦反问。

还真没有。

若是汉兵,那没有问题。

可都是土人。

只有欧信镇得住的土人。

“就让欧信继续清理廉州府、雷州府吧。”胡濙看似退一步。

其实暴露了真实想法。

广州不能动!

因为广州里面藏着大秘密呢。

朱祁钰嘴角翘起:“段思娥正在清理廉州府和雷州府,不必动用欧信,欧信还是在广东吧。”

“传旨,褫夺欧信一切官职,代任广东参将,率领二十万土人一路往东,清扫整个广东!”

这是罚吗?

胡濙跪在地上:“陛下此举,怕是赏罚不明。”

朱祁钰颔首:“收回赐给欧信的铜符,并以功代过,收回一切封赏,贬为庶人。”

“老太傅,如此重罚,可够了?”

胡濙嘴中苦涩。

皇帝扶持武勋之意,不会动摇。

可广东,不能这样清洗。

“此事阁部再商议吧。”

“至于信宜的知县,细查,怎么当的知县?走谁的门路?”

“本人先别弄死,朕派缇骑去查。”

朱祁钰拿出金忠的密奏:“都看看,这是金忠上的密奏,吉安府费家,家资三千万两啊!”

嘶!

朝堂上下,倒吸一口冷气。

“三千万?”耿九畴惊呼。

叶盛在扳手指头算,最后吞了吞口水,太多了,数不过来啊。

“这费氏,盘踞整个吉安府。”

“要说姻亲,遍布整个江西。”

“势力庞大,盘根错节。”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三千万两白银啊。”

“诸卿,你们谁见过这么多银子?”

“反正朕是没见过,大明一年才收上来多少税赋啊,都不如人家一个土财主的家资多!”

“匪夷所思啊!”

朝臣一听是江西,全都垂下了头。

江西和大明关系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