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明余晖 第五四五章 争执不下的战局;自由轮?教化轮!(2/3)

直到新加坡被攻克,等马来亚之战告终了,明军才开始在缅甸方向陆续参战,兵力也从一两个师增加到现在的十万之众。

因为深感作战困难、后劲已尽,夺取加尔各答已经成了不现实的事,梅朝隐决定结束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攻势。

大都督府参谋处无法理解他的打算,因为虽然前线发回的电讯一直在叫苦,但就纸面数据来看应该还有充足的后劲,怎么能说是强弩之末呢?

六月份,整月明军共通过海运发出各类物资6.27万吨,受英军飞机和潜艇的攻击,吉大港实际交割接收到5.1万吨。

七月份,明军发出各类物资8.4万吨,吉大港接收到7.03万吨。

八月份,明军后勤部门亦计划发出8万吨补给品,截止上旬已顺利发出2.6万吨。

理论上不仅有富余,而且应该有很多富余。

程翰和梅朝隐几天时间里之间往来电讯十余道,对战役是否继续下去发生了激烈争论。

“周待诏怎么看?”

“我怎么看?要我说的话就不该在夏天到印杜这地方打仗,沿着雅江守着就好。”

起起落落好几次,周长风所乘坐的运输机花了两天一夜才降落在京畿的高桥机场。

前来迎接的督府陆军处佥事还是从前的那位看似和蔼的范铭,在去往大都督府的路上,二人讨论起了印杜方向的战局。

范铭颇为遗憾地说:“就此收手也就前功尽弃了啊,有迹象表明当面之敌也快支撑不住了,南线敌军防线摇摇欲坠,如果空军接下来大力出击,阻截敌军铁路来的援兵,这仗还是有赢面的。”

“不能贪,要有说停就停、及时止损的魄力。”周长风淡淡道:“两个月前我就建议不急着打,先对峙着,等秋天、冬天再主动出击,夏天在那里打仗简直是自讨苦吃,喏,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这个话题就这样僵住了,小轿车内顿时安静下来。

周长风扭头看着窗外,想观察一下民间几个月的变化。

令他欣慰的是终于有了点战时的样子,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虽然还是那样的悠哉悠哉,看着报、聊着天、啃着瓜,但是公示牌上挂起了显眼的标牌,写着“凭票限购”,出售的56号、66号、70号汽油的价格略有上涨,回升到了和战前相近的程度。

显然配给制终于得到了执行,可是市民们的生活水平似乎看不出有什么下降?

男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骑着自行车、乘着有轨电车上下班。

京师应天府的女人们的穿着打扮依旧时髦且优雅,只比上海那边稍慢一筹,精致的尖头高跟鞋、轻薄的粘胶纤维长裙,高档的丝绸短衫……

不过,作为重要战略物资的尼龙——尼龙丝袜确实比以前少见了。

良久,周长风率先打破了沉默。

“我听说海军要统一开工造那种战时急造的商船?进展如何了?”

范铭迟疑了几秒,沉吟道:“海军的事我也不大了解,不过几天前好像听到他们在开总结会,估计最近肯定要出结果。”

大战爆发之后,随着谘政院陆续通过《基本战备法案》和《三军兵力扩充法案》,民用船只的建造计划开始逐渐由大明海军统一管理。

截止至昌四十年初,仅剩不足一成的商船建造计划可以由民间企业自行决断,其余全部听凭海军方面安排。

一千万吨的商船总吨位看上去家底丰厚,然而对于战线横跨两大洋的大明来说仍显不足,实际运力一直都不充裕。

对此,大明海军一边谨慎的扩大民用船只征召范围,一边开启战时商船建造计划。

一股脑儿的征用商船肯定是不妥的,这会对经济建设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实际上大战爆发迄今,大明的工业产值增速反而加快了一些。

钢铁、铝材、煤炭、硫酸等等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在跃升,民间市场情绪则更为火爆,各种股票都随着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而狂飙疯涨。

这究竟是透支未来还是适宜刺激?暂时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