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明余晖 第二五九章 拖沓三百余年的事;武装新倭军论战(3/3)

究其原因,除了内部权利斗争之外,主要还是缺乏开疆拓土的可能性以及受宗主国庇护的安逸。

半岛就那么大一点儿地,往哪儿扩张?东西两边是大海,南边是日本、北边是大明。

然后就是几百年来两度濒临亡国都得到了王师发兵千里迢迢前来救援,这在无形之中让朝鲜上下有了懈怠之意,说白了就是“躺平摆烂也无妨,大事会有我爹来帮忙”。

而且鉴于历史上朝鲜人把明军坑过不知道多少回,再加上如今其表现出来的糟糕样,明军将领们严重缺乏对其的信任。

可以说提心吊胆怕猪队友大概是人之常情了。

“正是由此考量,我觉得恐怕也只能武装倭国为己用了。”李光远也是一副无奈之色。

朱立锲沉吟道:“不太好驭使,起码过上数十载才可能真心顺从,现今…仍旧有不少人貌恭而不心服。这算是字面之意的养虎为患了。”

在这方面,皇太子既可以说保守又可以说激进。

他致力于从根源上清除潜在的麻烦,运用包括但不限于强制移民、强制汉化教育、迫害反对组织首领等方式,抽掉日本人的脊梁骨,将之打造为一个恭顺且无威胁的属国,至于会不会使之丧失斗志、人心涣散,那就是无需考虑的事了。

“朕知道你怎么想的。”皇帝悠悠道:“但一门心思给恶犬拔牙,若是不小心反倒会受伤。”

他没有再多说,而是随意道:“宁祐你不打算说点什么吗?”

朱泠婧其实也在场,而且就在右后方,不过她一直像聆听者似的沉默不严。

作为中华党执行会的特别顾问,岂能不发表见解呢?

她的目光在前边几位阁臣的身上跳跃,最终落在了朱立锲身上,然后开口道:

“我想,对处置倭国的方略还是大胆些比较好,须知倭国上下亲近天朝的人并不少,凑上几万、十几万完全足够。将之作为核心,再以利诱人,就能够吸引到许多没有家国、族类情怀的人参与。”

“这样构成的新倭國军队,反叛的风险显而易见是很小的,而且其进取心不小,前一类人会拼命证明自己对天朝的忠心和个人价值,后一类人则会为了利益而奋战。何况倭国穷困,少许财物或利益就能诱其民众心动。”

“本党对此有过大致估计,那份报告作成的奏疏诸位都应该看过吧?前者以十万计、后者以五十万计,这还是择优汰劣的,都能凑出六十万。若是稍稍降低要求,很容易有百万之众。他们胜任治安维稳是足够的。”

闻言,皱着眉头的朱立锲反问道:“你们就是这样想的?利诱?这类人是最经不起考验的,顺利时还好,一旦受挫,立马就军心涣散,占比少许可以,但那么多倍肯定不妥。”

语毕,他又补充了一句,“何况美国人可有钱的多。”

“大战不可避免,而总体战讲究的是最大化利用一切资源。”朱泠婧不甘示弱地回道:“纵然我国朝人丁充沛,可劳动力不宜少,况且伤者死者还需偿付抚恤费用,这样的压力转移一些至倭国未尝不可。”

“伱不要调转话头,就事论事。”面露不满之色的朱立锲严肃地说:“你们的构想何其可笑,仰慕天朝者一、唯利是图者五,这样的兵马…尤其是后者,你们如何满足他们的胃口,这笔账怎么算?纵容他们在南洋当地掳掠然后民众皆起反心吗?”

得,之前还好端端的交谈变成了这俩人的论战了。

不过皇帝和一众阁臣们都没有劝阻的意思,恰恰相反,他们看热闹看的相当轻快。

推书咯。

去往大学的火车站处,林昱向青梅表白。

却被拒绝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却造成了林昱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遗憾。

十年后的林昱,表面虽然十分潇洒,但却依旧无法填补心中的遗憾,心丧若死。

幸运的是,他重生了!

重生回到刚刚表白失败时,面对着眼前这个女生,他的心毫无波澜。

可奇怪的是她居然主动表白了.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