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第280章 剑指东瀛(十)一寸山城一寸血(2/3)

杨应龙称赞道:“豪气干云,英姿勃发,不愧是吾家千里驹!听你所言,为父甚慰。身为杨氏子孙便应如此做派。

你且去前关督战,也紧盯何、田二氏兵将动向……哼,何廷玉、何汉良、田一鹏、田飞鹏等人表面忠心不二,实则是各怀鬼胎,切不可放松警惕。至于破敌之策,我与孙先生还需再作商议。”杨朝栋领命而去。

苦于这时节播州多雨,又是仰攻山关,明军火器果然效用不佳,而骑兵更不得用,明军将士整日在泥淖中奔波苦战,往上爬一步都可能连摔三次,委实困难重重。

马千乘先行率部攻铜柱关,石砫土司兵前仆后继,奋勇冲关,身冒箭矢,但仍然数次接近都被苗兵击退。马千乘收拢所部,以弓弩还击,对射许久,各有死伤。

这位一生忠于大明的土司发了性子,亲自率部借弓弩掩护再行突进,终于一举冲关破门,全军一拥而上,而铜柱关只是险要,其中苗兵并不多,一旦被攻破关门就再也难以阻挡明军攻势,迅速向后溃退。

马千乘夺下铜柱关后并不愿意休息,继而向铁柱关冲锋,但这次连战两日仍未攻克,所部反而损失不小,随即听令撤兵,由董一元率部接替。

董一元部主力乃是秦兵(陕西兵),悍勇倒是悍勇,但是也不太适应播州这种山地战,同样先来了个“强攻两日不克”,其部明军屡次攀上关璧便被苗兵击落。苗兵方面,与铜柱关相比铁柱关的防守又更为顽强,这铁柱关后多用石柱直接抵住关门,苗兵蜂拥至关墙,每逢明军来攻便殊死力战。

随着铁柱关前积尸日多,董一元心生一计。这日正值雨后大晴,山中高温潮湿,董一元令人于铁柱关前焚尸,阵阵恶臭袭来,令人遍生呕意,苗兵渐渐不敢近前。

董一元立刻组织敢死队,全身防护之外,还口蒙鱼腥草汁液浸泡过的厚布抵挡尸毒恶臭,腰挂首级,手持血刀,借助焚尸黑烟笼罩,向铁柱关再次发起冲锋,其后明军大队紧随冲关。

这支明军突袭而至,由于显得血腥可怖之极,少数不曾后退躲避尸臭的苗兵也不由心惧而大溃,董一元因而一举夺下铁柱关。

董一元夺关后就地休整,清理战场,而由马林统军继攻飞虎关。

飞虎关前三十六级天梯高陡异常,而周围则是悬崖峭壁,飞猿难渡。明军拾阶而上都需手脚并用,而播州军不仅推下滚木山石,还浇灌火油,引燃山道,继而再用弓箭远近阻击。

明军又不是铁打的金刚,在这种狭窄山道上进攻自是苦不堪言,根本难以寸进。马林乘间隙连发三次冲锋,结果反倒是明军伤亡激增,军心险些崩溃,马林见状只得先行休兵。

这飞虎关真是个天险,上倚绝壁,下临悬岩,高屋建瓴坐镇天梯之顶,如负隅猛虎,张口啸天,威震关山。其箭楼也屯驻重兵,守关之兵亦为播州精锐虎兵坐镇。而天梯与飞虎关之间仅有一道吊桥连接,为通向飞虎关的唯一通道。

马林部于飞虎关前连攻十日,偏又阴雨不断,委实寸步难行,毫无斩获。马林心愁不已,他一个善于打平原野战的骑兵将领,竟然不得不苦思夺取山关之计。

好在这日天气转晴,马林大喜之下,急令密调本军全部三号炮上山,在确保不会误击吊桥的前提下,猛烈炮击飞虎关楼以压制播兵。

播州军根本没有料到这种地形下明军竟然能调集大量火炮,对此毫无防备,此时突遭火炮打击,关石飞溅,关楼塌陷,播州兵于关墙之上难以立足,飞虎关守兵一时间再难向明军施以还击。

马林见机不可失,立刻点检精锐家丁,亲自领兵冲过吊桥猛攻关门,于是飞虎关破,明军鱼贯而入,随即便与播州虎兵展开混战。

播州虎兵相当于黄芷汀当年身边的亲卫,全家都和主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而不畏生死,死战不退。

由于关门狭小,明军又为了尽早攻陷而一拥而入,此时陡然遭遇虎兵这样的精锐山地兵堵截,差点被一下子逼出关门。

马林急得大吼连连,亲自督阵,不顾危险站在高处鼓舞士气,又令身边家丁以掌心雷齐掷,这才险险逼退敌兵。随后明军大队再度冲锋,奋勇反击,终于陆续再入关门。

进关的明军多起来之后便算是大局已定,结阵挺枪摆出排枪刺刀阵,步步进逼。虎兵虽然精锐,但在高务实这套超越时代的打法面前也终于再难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