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巅峰大佬 47 革除弊端(2/2)

“没错,你说对了一部分。首先就是社会对工人的认知,因为儒家思想作祟,哪些儒家出身的笔杆子,就经常给人灌输这样的思想:工人都是干粗活的,又脏又臭,总说搞工业玩设计的就是奇淫技巧,不如去当官、耍笔杆子、玩人更高级。久而久之社会就会用有色眼光去看待工人,就形成了非常不好的风气。”

陈佳康点头表示同意。

“还有就是上升通道和薪酬待遇的问题了,因为我们总认为工人都是大老粗,所以提拔干部的时候,往往喜欢提拔那些大学生吗,而不是技校出身的技工,哪怕是那些非专业出身的大学生,也比专业对口的技校出身的工人更容易获得提升。但很多这样的大学生技术都不扎实,勾心斗角玩弄权术倒是有一手。这就容易形成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埋没人才的情况。试想一个在一线干了七八年经验丰富的工人,提拔的时候比不上那些干了没几年的大学生,薪资待遇还没人高。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当工人?”

金子乔说的这些,可以说目前华国的企业百分百都有这毛病。

总认为读过大学的文人,就是比技校出身的工人要高一头。

殊不知这才是本末倒置,阻碍华国工业升级的最大阻碍!

就比如专利,主要分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说实话发明专利,很多都是假大空的东西,而真正对工业企业有用的,其实是那些实用新型专利。

所谓实用新型专利,也就是在原来的生产过程中,对某些设备或工序,做小小的改动,然后提升生产效率的专利。

而这样的实用新型专利,几乎大多都是由一线经验丰富的工人发明的。

德国和RB的工业为什么厉害,首先是因为他们有完善的工人晋升体制,而且工人挣得也一点都不比坐办公室的白领少,甚至比他们还多,所以才有很多人愿意去当工人。

而工人进入工厂之后,先由师傅带,带进门之后的发展,那就看个人的天赋了。

如果是有天赋的那种,那么就会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发现目前使用设备的某些不足,或者通过经验积累对某道工序做出改进,从而大大提升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而这些改进,就是实用新型专利!

而正是这些一线工人发明的实用新型专利,对他们工厂的技术,设备一点一点的改进,转化为一点一滴的量变,当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最后就演变成了质变。

然后就和其他国家,同样的工厂,拉开了技术的代差!

而那些没天赋的工人只要认真工作,也会熟能生巧技术磨炼的越来越好,然后通过评级提升获得加薪,以及晋升为管理人员。

这些一线工人晋升起来的管理人员,更了解一线设备的情况,工人的心理,所以更能管好企业,尤其在品控方面,有这些人在,企业出产的产品质量就差不了。

而正因为有这样的体系,才能诞生出了真正的工匠精神和文化!

();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