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番外:齐聚(3/4)

曾经的偏僻小国,如今竟成了学子们人人神往的蓬莱岛一般。

然而真正将仇池和五学馆的名声推向顶峰的,却是昭阳长公主。

一直被人们私下唤作小仙姬的昭阳长公主,从小就在五学馆受行者们的教诲。白日读书,放学便去田间帮着研究新麦子的种植,性子开朗招人喜欢不说,还待人坦诚从不摆长公主的架子。

人们常能在田间看到公主一身泥污同百姓们说笑的样子。好多人说见到公主的笑容,就什么烦心事儿都想不起来了。

檀邀雨不在的这些年,仇池的民心不散,倒托了这位长公主不少的福。

昭阳长公主开蒙能写字后,第一件事便是给回到建康的皇叔刘义季写了封信。虽然只有短短一根竹签的长度,却让刘义季惊喜不已,赏赐了好几车的笔墨书简。

之后昭阳长公主便保持每月一封家书送往建康。每每寄到,都会被刘义季拿来在大臣们面前夸耀一番。

后来刘义季有了子嗣,昭阳长公主的家书就被放在皇子和公主的书房以作典范。

去年黄河泛滥,刘义季采纳了王五郎的提议,在民间广征良策治理水患,昭阳长公主竟也在寄家书时,奉上了自己的对策。

言语虽还有些稚嫩,然而对策中提及的不少法子都十分实用,远比不少朝中大臣的纸上谈兵都有见地。

刘义季读完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第二日就颁布了一道诏令,凡皇室和宗室的孩子,年满六岁可以开蒙,八岁后必须前往仇池游学两年方可归家。

期间若能被五学馆收为弟子的,所有束脩和生活所需皆由朝廷支出,学有所成者,归来后可直接入朝为官。

这道圣旨如同一道金光打在了五学馆身上。束脩算什么,皇室和宗室子怎会缺那点儿钱,可入朝为官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便是刘义季他们当年也是要成年之后,被父皇认可,才能办差。

如今五学馆,却为他们搭了座登天梯。

这道圣旨虽然只局限于皇室和宗室子弟,可有他们打头,无论氏族还是寒门,都是一窝蜂地跟随。

逢上易出远门的日子,站在建康城头,就能看见数不尽的大小马车朝北而行,场面蔚为壮观。

对于这种变化,行者楼始终未置一词。无论是在广武的子墨,还是在青州的苍梧尊者,似乎都默认大家渐渐将五学馆同行者楼的联系剥离开来。

苍梧一边同檀道济对弈,一边喝着茶乐道:“皇上这步棋倒是很妙。”

檀道济眼睛虽盯着棋盘,脑子里却也在思虑着此事,“未必不是好事。怪力乱神终不长久,能成学府之都,倒是更易延续。”

苍梧也认同这一点,“老夫那几个不孝的徒儿如今都在各地学馆教习道法和功法,前几日谦之也来信,说行者楼或可以此身隐于盛世。”

檀道济落下一子道:“鸟尽弓藏,古来如此。尊者当比吾等武夫看得透彻。如今的结果,你我已算是善终了。”

苍梧尊者自然是懂得这一点,他沉默地看向檀道济,五学馆的崛起虽然某种程度上与行者楼的利益一致,可却在无形中磨灭了檀邀雨的功劳和声望。

大约是猜到了苍梧尊者的想法,檀道济将手里攥着的一把棋子扔回棋盒。一拍大腿道:“明年皇上就要开始迁都青州的事宜了。我这把老骨头在此守了这么多年,也该休息了。”

苍梧尊者对檀道济的这个想法并不意外。皇上登基时他便已有退意,然而南北未定,需要有他顶住这半边天。

后来南北一统,檀道济又想解甲归田,可那时四处依旧动荡不说,皇上在许多事情上还需要他这个老臣的支持。

直到后来刘义季决定迁都青州,檀道济主动请旨来督建皇宫,才算是从朝堂抽身了。

“打算去哪儿?”苍梧尊者问道。

檀道济裂开嘴,脸上银白色的胡茬像个挂在脸上的月牙,“四处逛逛,去……巴陵看看……”檀道济的声音顿了顿,随后接道:“然后自然去马蹄山。”

檀道济毫不避讳地表示要去找女儿,“她若醒了,就是老天垂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享几年天伦之乐。她若不醒……”他深吸一口气,“我就同她埋到一处,好歹一家人在地下也能团聚了。”

难得的忧思浮上苍梧尊者的脸。这几年事事虽有波折,却都算顺利。可唯独檀邀雨,丝毫没有喜讯传来。

如今不仅祝融,南尘行者也长年住在马蹄山上照顾檀邀雨。每日给她行针,用真气梳理脉络,加上珍稀的药材,命虽保下来了,却始终不见醒,似乎就是有一处关窍打不开一般。

“会醒来的,她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孩子。”苍梧尊者道:“檀将军若不介意,此去老夫与你同行可好?”

檀道济闻言十分意外,“尊者不在此处等着皇上迁都?”

苍梧尊者摆摆手,有些不耐烦道:“老头子们是道士,又不是臣公。等皇上迁了都,龙气就会在此地聚集,不适合修道,老夫还留在这里作甚?!”

檀道济脑中闪过那高耸于山林中的行者楼,竟有些心疼,“那楼可是传了千年了……”

苍梧尊者倒没见舍不得,“不破不立。死物而已。况且听说何卢在神山上修的住所很是奇妙,老夫我更愿意住新房子!”

檀道济被苍梧尊者这老顽童般的言论逗笑了,他拱手道:“能有尊者同行,檀某不胜荣幸。待北凉王出发,檀某便会递交辞表。”

苍梧尊者点头,“隔了这么多年,陛下终于还是封了拓跋焘的那个孙子了。如此也好,有敌在侧,朝廷才不至于懒怠腐朽。”

檀道济心里虽总希望有个圆满,可也明白苍梧尊者所言非虚,“那孩子不日便会启程来建康领封谢恩,只要他能活着回去,天下便算是大定了……”

此后,至少有百年的盛世在等着所有人。

与此同时的马蹄山腰,一队人马正小心翼翼地护送一个孩子缓慢的往山顶上爬。

孩子年纪还小,哪怕是从已经修葺过的山道上去,也十分费力。只是他显然已经很适应高处稀薄的空气,倒是不像生人初到此处难以呼吸。

“殿下,要不还是用滑索吧,那位何大人说,可以用滑索送我们上去。”护送孩子的侍卫有些担心地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