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十六国 痴人说梦:石勒崛起(1/2)

x,最快更新说说十六国最新章节!

关于第十四章故事简要:掌握西晋王朝政权的司马越毒杀了皇帝司马衷,立司马炽为帝,面对汉赵帝国的攻击,司马越领兵出战,但司马炽不满司马越揽权,又派兵讨伐司马越。司马越腹背受敌,又病又气,病逝于军中,其所率西晋主力在王衍的带领下被石勒歼灭,石勒又与汉赵大将刘曜合兵攻陷西晋首都洛阳,俘虏皇帝司马炽,石勒实力大增,开始图谋江汉地区。

这个故事说明了,当皇室宗亲总揽大权之后,不分血统的远近,对于皇权的威胁是必然出现的,由于西晋王朝的内部,贵族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过于激烈,导致整个朝政彻底崩溃,即使执政的世家大族有一些治国理政的想法和建议,也根本无法执行,而西晋王朝当务之急的民族问题,更是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最终演变成了西晋王朝一场灾难,当掌权的司马越知道国不将国之时,本想带领王朝的主力迎击,没想被其拥立的皇帝司马炽却借其不在朝中,联合外地兵马,袭击司马越,司马越在惊恐中病逝,而以王衍为首的世家大族根本没有任何的统兵方略,只知道安排家族后路,其想将司马越灵柩送归东海国,很有可能是想借机逃往江南地区,但最终被新兴的汉赵帝国的大将石勒所击败,王衍被俘,本想投降却被杀,西晋王朝也彻底的没有了抵抗汉赵帝国的本钱,从此以后,西晋王朝对于汉赵帝国的攻击也只能进行被动的防御,不出数年两位皇帝被俘,西晋王朝也最终走向了灭亡。

从石勒歼灭西晋王朝主力部队的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到世家大族除了在政治上能够有一些建树外,其面对军事上的斗争,根本就是束以待毙。由此可见,以士族地主阶级为主导的西晋王朝,面对手握重兵的皇室宗亲毫无应对之策,对于拥有强悍武力的游牧民族更不可能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所以,当以士族地主阶级为统治阶级的封建王朝,面对磨刀霍霍而又急切想自主建国的游牧民族,十六国乱世的出现也必然是历史的趋势。

当我们的汉族先民,把十六国时期这段历史称之为五胡乱华,可见这段历史是我们民族的血泪历程,但是我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五胡乱华或者五胡十六国,这种叫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当时建立的政权,实际上远远不止十六个,同样,参与战乱之中的游牧民族也不止五个,当然这可能只是我们汉族先民的一个概数的称谓。

然而,乱我中华大地的真的就是这些游牧民族的各个部族吗?我看并非如此,其实真正扰乱整个中华大地的要数当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的士族地主阶级,正因为士族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短视,执政能力的缺陷,并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自己家族的利益上,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出现,同时,对于地方上的民族问题没有

精力和能力去治理,直接导致的天下大乱,五胡乱华的这个称谓,只不过是我们汉族先民不愿意承认这段的历史是自身的缺憾所造成的,所以把责任推给了游牧民族,实际上造成北方大地百余年动荡的罪魁祸首就是当时执掌朝政的世家大族,游牧民族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因为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封建制度并不完善,更何况还有亟待解决的民族问题,最终导致接二连三的改朝换代。

封建王朝就好比驾校里的训练车,而统治阶级就是教练,这些游牧民族就是学员,贵族地主阶级作为教练时,学员们还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所以教学过程比较平稳,而士族地主阶级成为教练后,学员们已经一知半解,甚至跃跃欲试了,而士族地主阶级这个教练反而却不务正业,总是坐在副驾思忱自己家的事,放任学员们单独开车,那么车不翻才怪,而庶族地主阶级却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教练,最终把学员们教成了教练。

所以说,十六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五胡乱华。真正乱华的就是执政的世家大族。

实际上,在庶族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封建王朝中,也就是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在这六个朝代中民族问题依然存在,但是各个封建王朝基本上都保持了大一统的稳定状态,即使有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情况,但其创建的国家也必须用庶族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