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十六国 第八十九章饮马长江(2/2)

北魏大军回军途中,因粮草匮乏,对沿途刘宋郡县尽行烧杀抢掠之事,而刘宋军队亦对北魏大军展开围追堵截,北魏大军损失惨重,待拓跋焘领兵退回国中,兵士已不足半数,国人皆恐再现前秦亡国之危而忧虑异常。而江南大地因为北魏大军之攻掠也尽显萧条肃杀之气。

经此一役,刘宋、北魏二国两败俱伤,南朝刘宋对北伐之事无能为力,北朝北魏对南侵之事亦望洋兴叹,两国至此达成对峙局面。

回到平城的北魏皇帝拓跋焘知道统一大业难成,心中愤懑之极,逐渐喜怒无常,暴躁弑杀,以至于常常滥杀无辜,左右近臣为之侧目。

公元352年初,得宠于北魏皇帝拓跋焘的宦官宗爱素来与太子拓跋晃不和,常常于拓跋焘面前构陷太子,拓跋焘便下令整肃东宫,诛杀太子近臣数十人,使得太子忧愤成疾而死,拓跋焘又爱子心切,常常自责,进而对宗爱痛加斥责,宗爱恐怕被拓跋焘所杀,便趁机潜入拓跋焘寝宫,趁其熟睡之时,将拓跋焘弑杀。

因太子之位空虚,宗爱随即拥立与之交好的拓跋焘幼子拓跋余继位,自己手握北魏大权,但拓跋余忌惮宗爱权势熏天,欲削其权柄,但被宗爱察觉。

同年底,宗爱又借拓跋余祭祀宗庙之机,将其弑杀。

这时,北魏满朝文武闻讯,恐怕再现赵高乱秦之事,便拥立拓跋焘长孙拓跋濬继位,拓跋濬登基后,便在众臣拥护下处死宗爱,收回朝政大权。并且鉴于北魏连年征战,百姓疲敝,拓跋濬以罢兵息战,与民休息为既定国策,使得原本因为北魏朝中内乱而蠢蠢欲动的十六国遗民逐渐安定。

然而,天不假年,在位仅仅十余年的北魏皇帝拓跋濬因病去世。

若知北魏朝中是否会再生变故,十六国之遗民及其族属终归何处,请看下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