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十六国 第八十一章竖子成名(1/2)

x,最快更新说说十六国最新章节!

第八十一章竖子成名

西晋永嘉之乱,中原士人百姓为避战乱,随晋室南迁留居江南,东晋大将刘裕便是南迁百姓之后。虽然其先祖乃汉高祖刘邦之幼弟楚王刘交,但是到刘裕出生之时,已历经五百余年,家道早已败落,与寻常百姓之家无异。

刘裕出身微贱,实乃寒门子弟,然而东晋朝政皆为世家大族把持,刘裕此等出身本无望入仕,但其家乡京口(今江苏镇江)乃东晋精锐之师北府兵驻地,当地百姓皆以从军为活,刘裕成年后,亦随族人一同参军谋生。

刘裕身长八尺,仪表堂堂,且心有大志,勤学苦练,在军中效力,如鱼得水。而此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南,已历经十帝,统治江南半壁江山近百余年,在位的皇帝司马德宗毫无治国才能,昏聩平庸,宛如其先祖晋惠帝司马衷,以至于国家政局危机四伏,皇室宗族与世家大族在朝中争权夺势,势如水火,朝堂之上乌烟瘴气,而江南各地守将见皇帝暗弱,朝中乱象丛生,更是拥兵自重,根本无视朝廷号令,东晋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公元399年末,南迁士人后裔孙恩趁东晋朝堂一片混沌之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起兵叛乱,东南沿海各地士人亦起兵响应,一时间江南大地狼烟四起,孙恩部众增至十余万,威逼建业,声势浩大,东晋朝野震惊,主持朝政的宗室大臣司马元显不得不动用国中精锐北府兵前往平叛,历时三年,终将孙恩之乱平息,孙恩投海自尽。

在平定

孙恩起义过程中,刘裕作战勇猛,每战必身先士卒,且其有勇有谋,屡战屡胜,战功赫赫,不断因功升迁,且甚得北府兵统帅刘牢之赏识,成为刘牢之麾下诸将之一。刘裕为将后,治军严整,严明法纪,当时诸军将领皆纵兵抢掠,唯有刘裕严格约束麾下兵士,其所部每至一地,秋毫无犯,甚得江南百姓拥戴。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公元402年,盘踞荆州的世家大族族长桓玄见孙恩统率义军逼近东晋都城建业,东晋朝廷危如累卵,便于荆州起兵叛乱,顺江东下,直奔建业,主持东晋朝政的宗室大臣司马元显只得亲率北府兵迎战,而北府兵统帅刘牢之于淝水之战时便在桓氏家族手下为将,与桓氏家族向来交好,竟然不顾刘裕等将佐反对,率北府兵倒戈相向,以至于桓玄率军进占建业,诛杀权臣司马元显,囚禁东晋皇帝司马德宗,并自立为大楚皇帝,史称桓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