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十六国 痴人说梦:南凉立国(2/2)

而我们知道,在十六国时期的中前期,因为张氏家族所建立的前凉政权比较长时间的保持了西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西北地区这些游牧民族本来实力并不算强大,但在,这一时期不仅部族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开始兴盛,而且还大量的接触到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所以,这些部族无一例外的选择了走上汉化的这条道路。而在西北地区的鲜卑慕容部因为所处的地域离凉州地区较远,距离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则更为遥远,所以,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吐谷浑政权基本上还处在部落联盟性质的原始国家,也正因为吐谷浑政权地理位置偏僻,接受中原文化较少,使得其部族一直存在到了唐朝时期,而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鲜卑慕容部的主体部族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可见地域文化对于民族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在本章故事中所说到的有鲜卑秃发部建立的南凉政权,却处在凉州地区的管辖区域之内,所以,鲜卑秃发部大量的接触到中原文化,其部族也开始走向定居生活,快速的进入到了十六国时期的民族大融合的开始融合期和继续融合期,南凉政权从建立之日开始,其主体部族鲜卑秃发部就开始想方设法的加快自己汉化的进程,那么对于此时的南凉政权来讲,加快汉化的进程,就必须要

占据凉州地区的核心区域姑臧,就是今天甘肃武威地区,进而控制整个西北地区,再来寻机问鼎中原,这也是我们之前讲到的后凉政权,西秦政权以及后来由匈奴沮渠部所建立的北凉政权的国家战略和部族核心利益所在。

但是,这些西北地区小政权的国家战略看似简单明了,但是实行起来极为困难,因为在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的开发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西北地区人口经济文化都难以与中原地区所能比拟,即使在今天,我们国家仍然处在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阶段,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依然是我们国家相对落后的区域。而且西北地区限于地理环境的因素,自古以来在西北地区建立的政权几乎没有能够与中原王朝所能抗衡的。我想来想去,可能也只有春秋战国时期,崛起于甘肃天水一带的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历史重任,最终成功的问鼎中原,自秦王朝之后,能够从西北地区问鼎中原的几乎没有,成就最为突出的可能只有北宋时期立国的西夏王朝能够与当时重文抑武的北宋王朝对抗一番了,但也只能在财大气粗的北宋王朝用金钱买和平的国策面前俯首称臣,西夏王朝更是到亡国也没能问鼎中原。所以,十六国时期在西北地区建立的这些小政权们也只能是借着中原王朝分崩离析无暇西顾,围绕着占领姑臧,称霸凉州地区而争斗一番了。这些小政权最终的命运只能是被中原王朝所吞并,称霸西北,问鼎中原的国家战略,只能在梦中实现了。

由此可见,鲜卑秃发部所建立的南凉政权想要有一番作为,基本上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南凉政权在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史书中,相关的记述并不多,不仅南凉政权是这样,十六国时期的末期,在西北地区建国的这些小政权,我们现在大多的历史爱好者基本上都是知之甚少的,甚至说对秃发乌孤,乞伏乾归这样的游牧民族的枭雄,今天的很多历史爱好者更是闻所未闻,以至于我们对十六国时期的历史不熟悉,不了解。唯有五胡乱华这几个大字能够留在人们的脑海中,并且很不屑会说这段不就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没什么值得知道的。实际上,现在人们不知道的是,在自己的血统中不知道流淌着有多少古代游牧民族的血液,在自己的姓氏上,沉淀着多少古代游牧民族的氏族文化,在自己的相貌上留下了多少古代游牧民族的痕迹,五胡乱华也好,五胡十六国也好,我认为这段历史时期绝对是进步的,也绝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苦难史,真正所谓的苦难时期反而汉族先民冉闵建立冉魏政权的那段历史时期,因为这段历史时期的杀胡令及其荒谬和残忍的,所以短短两年的时间,冉魏政权就覆灭了。我们不遗余力的在说这段历史,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这段历史的真相,让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特性绝不是狭隘自私和尖酸刻薄的,而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