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十六国 痴 人说梦:前凉灭亡(2/2)

南楚政权的开创者马殷出身平民,从军后积军功出任武安军节度使,在朱温篡唐前,马殷不断四出征战,平定湖南地区各个割据军阀,在朱温篡唐后,马殷奉行"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的政策,大力开发湖南地区数十年,使得南楚政权国力昌盛,但马殷去世后,其后世统治者采用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引发南楚政权的内乱,与之相邻的南唐政权抓住机会,攻灭了南楚政权,但很快,南楚政权的旧将又再次叛乱,驱逐了南唐军队,南楚政权的旧将周行逢最终掌控了湖南地区,周行逢病危之际,曾托孤于诸将,并留下遗言,告诫年幼的儿子周保权如何应对部下反叛之策,在周行逢病逝后,果真有大将叛乱,但周保权处置失当,虽然平息叛乱,但其求援时机不当,导致北宋大军进入湖南地区,周保权只得归顺北宋王朝。

闽政权的开创者王审知同样出身小吏之家,其兄弟三人参加了唐末的农民起义军,但王审知所参加的农民军为保存实力,转战唐王朝统治力量薄弱的福建地区,其兄长王潮夺取农民军首领之位,并受唐王

朝招安,其兄弟合力逐渐掌控整个福建地区,王潮去世后,王审知继位,其保持与中原王朝的藩属关系,对中原王朝朝贡不断,在福建地区保境安民,休养生息,为福建的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王审知去世后,其诸子夺嫡,闽政权内部战乱不断,国力大衰,南唐政权抓住机会,攻灭了闽政权,控制了福建地区。

南平政权的建立就要比前几个割据政权晚一些,其建立者是后梁王朝开国皇帝朱温的部将高季兴,在朱温称帝后封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镇守江陵地区,而到了李存勖攻灭后梁王朝之际,高季兴没有为主死战,而是选择投靠了李存勖建立的后唐王朝,所以得以继续镇守江陵地区,因为江陵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交通枢纽,四战之地,南平政权虽然实力弱小,但其周围的割据政权都不愿攻占此地,而与强大中原王朝为邻,而中原王朝却时常爆发内战,王朝交替频繁,始终没有时间来将江陵地区收入囊中,使得南平政权得以长久的存在,高季兴及其后来的继任者都深知自己政权的弱小,不仅向中原王朝臣服,还向周围的其他称帝的割据政权称臣,以换取赏赐,并且依仗江陵地区独特的交通优势,南平统治者不断劫掠南方割据政权送往中原王朝的贡品,被各国称为高赖子政权,直到北宋王朝建立后,国力弱小的南平政权才被意欲南征的北宋王朝以搂草打兔子的方式所攻灭。

北汉政权的建立则是十国中最晚出现的割据政权,同时也是最晚灭亡的割据政权,与其说北汉政权是十国中的一个割据政权,倒不如说它是五代中后汉王朝的延续。自从后汉王朝的大将郭威改旗易帜,建立后周王朝之后,镇守河东地区的后汉宗室刘崇为延续后汉王朝的国祚,称帝建国,史称北汉,因为仅有河东数州之地,北汉国力同样弱小,刘崇效仿石敬瑭,遵辽朝皇帝为叔皇帝,自己为侄皇帝,刘崇恢复后汉王朝之心不死,在柴荣继位后,试图攻取中原地区,反被后周王朝打的大败,刘崇抑郁而终,其子刘承钧继位,然而北汉政权实力大衰,刘承钧继续奉行尊奉辽朝的政策,干脆称辽朝皇帝为父皇帝,北汉政权也就夹在后周王朝和辽朝中间苟延残喘,刘承钧病逝后,北汉政权内部内斗不止,但因为有辽朝庇护,取代后周王朝的北宋王朝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部署,直到北宋第二位皇帝赵光义在位期间,北宋王朝才艰难的击退了辽朝援军,攻灭了北汉政权,至此北宋王朝才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基本完成了汉地的统一。

五代十国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各个割据政权依靠地域条件进行割据统治,这应该也是以后元代实行行省制的胚胎,为我们今天各个省份地域的划定提供了一些历史依据。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