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二百三十一章 武举开考(1/3)

馆选有观政要求,自然是要与实际结合。

而当前大周朝堂内,最惹人注目的事件,非武科与灵州战事莫属。

馆选总共一个月时间,自然是不可能跋山涉水往灵州跑,因而观政的目标只能是武科。

而且时间还正当好,过几天就是武科开考的日子。

因此,龙椅上的皇帝点头应允:

“可!”

下朝后。

官员开始分流。

今日当值的官员往衙门去。

不当值的官员,则能如盛紘一般直接回家,在汴京城里没府邸的就只能回官舍。

但杨文远和长柏等人就不同了。

如同苦逼的社畜,下了早会后,还要继续去工作学习。

翰林院内。

学堂内虽说每天都有学士前来讲课,但翰林院的学士、侍读、侍讲们往往都是身兼数职,除了翰林院讲师的身份外,实际上身上还挂着诸如礼部侍郎、郎中等重要官职,自然不可能每天盯着杨文远他们。

所以每日授课的时候,大多都是只讲一个时辰,其他时候任由自学。

就如同后世考上大学后,老师们都是对学生们放任自流,能学多少,要不要自学,全取决你自己。

中午。

翰林院书阁的偏屋内。

杨文远和长柏凑到一起吃午饭,旁边坐着杨如锦和明兰两人。

虽没有明文规定,不过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来说,杨文远这等还在馆选的新科进士们是不能有家属前来送饭的,只能清早备好午餐自己带过来(宫廷的官膳也不为他们准备),这是翰林院的正式官员,亦或是庶吉士们才有的待遇。

不过杨文远自然不是旁人。

他虽然不想追求特例,但也不至于迂腐到亏待自己。

所以这“潜规则”自然对他不适用,每天中午都能吃到家里送来的热乎饭。

小舅子长柏正好也在一块儿,杨文远也没冷落他。

长柏刚开始还嘴硬着“不合规矩”,不过吃糠咽菜两天后,就果断真香了。

对待官人和自己嫡亲弟弟,华兰自是不遗余力,每次的中饭都是精心准备。

不过有时也忙不过来。

毕竟她作为杨家大娘子,是要积极融入勋贵大娘子圈的,需要经常参加官眷们的团建活动,而且最近还和皇后打的火热,时时和平宁郡主一起去后宫说话。

因此,渐渐的,送饭的任务就落到了几个小的身上。

其中又以明兰的厨艺最好,所以她除了家里准备的菜肴外,偶尔还有亲自下厨,给哥哥姐夫弄一道好菜。

至于杨如锦,她和如兰一样,纯粹是来看热闹的。

翰林院外人不好多留,因此将食盒放下后,明兰和杨如锦起身离开,食盒则是杨文远和长柏吃完,回家的时候自己带回去。

中午吃饭时间是个难得的空暇。

杨文远也是和长柏闲聊起来。

“对了。”

杨文远吃完后,漱了漱口,朝长柏询问道:

“顾廷烨最近在干吗?他不是看中余家大姑娘了吗?怎么一直没动作。”

一个是友情,一个是基情。

顾廷烨的消息杨文远不清楚,但若是问长柏,那肯定能得些消息。

长柏漱口后,一边收拾食盒,一边回道:

“听仲怀说,他准备武科后就去余家提亲。”

杨文远耸了耸肩。

这还等什么,一点都没有自己的魄力。

磨磨唧唧,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不过想到昨夜华兰中场休息时,和自己闲聊贵妇圈的趣事,杨文远还是提醒道:

“我听你姐姐说,这几日宁远侯府的秦大娘子多有打听适龄女子的消息,顾家就顾廷烨和他弟弟顾廷炜,考虑到仲怀他刚刚落榜,怕多半是为他找人家。”

小秦氏肯定是不愿意顾廷烨好,自然不会真心实意地帮他找个好岳家。

刚好这个时候顾廷烨落榜,再添上顾廷烨的名声,想来是想替他找个鸡肋一样的亲家,这样就连顾偃开那儿也能说得过去。

长柏“啊”了一声,他也知道这事重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若是小秦氏那儿真的速度够快,抢先和人家说定好了亲事,那顾廷烨对余嫣然的展望就不一定行得通了,就算余嫣然那边过得去,双方长辈那儿也会坚决给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