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二十一章 遍身罗绮,非养蚕人!(2/2)

在严世蕃心中,徐阶以儿子之礼伺奉老父严嵩,那自己就和徐阶是一辈人,而张居正,也就是晚辈了。

训斥晚辈,理所应当。

这么酸刻的话,张居正忍不住望了眼徐阶,见其依然平静如水,心底难免激起一丝火气,“我想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阁老想干什么?

我想知道,要是改了的桑田,如果到最后都落在浙江那些官商手里,从种桑养蚕到织成绸缎中间又省去了买丝的环节,这能赚多少银子?

我更想知道,改稻为桑后,浙江一千五百万百姓吃什么?”

既然改稻为桑在御前提了出来,就代表事先准定有了详细图谋。

从朝廷到浙江,上上下下都是严家父子的人,现在又有了徐阶的配合,如若图谋成了,浙江百姓怕是要活不起了。

“改稻为桑若成,那便是国策,天下官商谁敢从中取利?”

严世蕃以反问回答张居正的问题,只要张居正不想与两京一十三省所有官员为敌,这个反问就回答不了。

因为,官员们都从国策中取利。

“官”字两张口,这两张口不先满足,什么国策都不成。

见张居正沉默,严世蕃略显得意,继续道:“我大明朝又不止江浙产粮,改稻为桑,再从外省调拨粮食就是了。”

严嵩沉默着,徐阶沉默着,张居正也沉默了。

“小阁老,外省调来的粮,一定比本省产的粮贵,浙江百姓怎会愿意?”高拱接言了。

“还是那句话,每亩桑田产的丝比每亩农田产的粮收成要高,哪个百姓不想多赚银子?哪个百姓不想过得好些?哪个百姓不愿意改种桑田?”严世蕃立马顶了回去。

“按小阁老的意思,国策之下,浙江百姓在卖完蚕丝后,一定能买到粮食?”

“当然!”

严世蕃笑了。

高拱也笑了,笑得是那样凄凉,道:“小阁老,你是锦衣玉食,你是不食人间烟火,但那些小民不一样。

手里握着粮田,不管是丰年还是荒年,只要没欠外债,至少就饿不死。

而改了桑田,尽管如小阁老你所言,日后的收入会增加,但眼下呢?

小阁老在御前说了会从外省调拨粮食,会保证浙江百姓有粮可食,浙江官员也可以这样转述给浙江的百姓,但小阁老你的话,你猜浙江百姓会信吗?

但凡浙江百姓的祖上有任何一个人相信了小阁老你这样的话,今日之浙江,将是百里无人烟。

但凡我们家的祖上有任何一个人相信了小阁老你这样的话,我们家的香火也就传不到我这一代了。

太祖高皇帝在位时期,改河南一半农田为棉田,一千八百万亩棉田,一千八百万亩农田,却无颗粒之粮为河南百姓所食,却无寸缕之棉为河南百姓所穿。

是年,黄河南,易子而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