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会让李泰外放,册封李治为太子。
是以李承乾也有同样的情况,不管是从李世民拿到兵权,还是通过太子位继承大宝,首先也需要打消李世民的猜忌。
那就是让李世民感觉到,如果他登临大宝,是不会搞出兄弟相残的事情来,这一点尤为关键。
否则并不排除,李世民为了保全李泰的性命,废太子而立李治。
旁边李世民看到这一幕,五味杂陈。
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比如魏征,曾经就是太子属官。
投降来的尉迟敬德,假装成囚徒去找隋炀帝告密李渊造反的李靖。
门口的宿卫统领李安俨。
如今,李世民看到太子饶恕纥干诺,不因为其父罪责反而让其继续效力,这一幕跟自己,是多么相像啊。
李泰在一旁沉默不语,感觉自己又要吐血了。
此番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平白抬高了太子在父皇心中的形象。
要知道他跟太子不同,完全靠父皇吃饭的。
若是父皇去喜欢太子,不喜欢自己了,这可就要彻底凉凉了。
这也是李泰看不懂局势。
李世民喜欢他是一方面,拿他跟太子打擂台又是一方面。
若只是单纯的喜欢,哪里会有这么多僭越的举动。
不过身在局中的李泰,显然是不会明白这个道理。
现在他满脑子里都是想着,如何把父皇的宠爱夺回来。
纥干诺离开后,李世民就要考虑如何处置齐王李佑了。
这也是李承乾横插一脚,否则就能让李世民集齐囚父,弑兄,杀弟后,杀子的第四个成就。
虽然不是嫡子,但也是亲生的儿子不是。
现在还没有具体发动谋反的事情,会不会赐死李佑,这个还是要看后面的调查情况。
不过李承乾是打算保住李佑的,这跟谋划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出看重亲情的一面。
“承乾,齐王的事情,先前是你在联系的,如今便交由你来负责吧。”
“待那逆子到了长安,你作为大兄,且先替朕好生将他教训一番。”
“朕给他写了那么多信,令他思过悔改,没成想他竟是变本加厉,做出这等祸事,虽说主要是因为阴弘智的挑拨,可他自身就没过错?”
“去年这逆子附表谢罪,权万纪入朝,跟朕说齐王已经迷途知返,便是这般迷途知返的?”
“朕倒是要问问权万纪,他在齐州,是怎么担任齐王府长史的。”
权万纪原本是吴王李恪的长史,为人正直,李世民对他很看好。
李祐喜好游猎,结交奸邪之人。太宗认为长史薛大鼎对其管教无方,而将其免职,让权万纪顶上。
作为齐王府长史,齐王都密谋造反这么久,难道就一点都不知情?
李世民不信,自然要将其调回长安问罪。
“父皇放心,我定会好好教导五弟。”
长兄如父,李承乾自然是有替父教子的资格。
虽说他只是派了张思政去叫齐王李佑回长安,但李佑自然是不敢不回。
不是每个李世民的儿子都能跟魏王李泰这样,不之官,留在长安跟太子作对。
况且大唐说到底是门阀时代,嫡子跟庶子之间的差别远比后世王朝还要来得更大。
“行了,今日先这般吧。”
“齐王回来后,关于他谋反的案子,承乾你也一并负责,届时再把详细情况汇报于朕。”
一波三折,几次大怒,还有儿子谋反这样的事,让李世民感觉到有些心力憔悴。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太子不仅没有谋反的心思,反而是平定了一桩谋反案,这让李世民倍感欣慰。
忌惮跟猜忌,毕竟是两码事。
李承乾跟李泰作揖告退。
并肩走出殿外。
看着两个儿子一同离开的身影,李世民暗中点头,看来两兄弟间还是有些情谊的。
只是他不知道,到了殿外后。
李承乾拍了拍李泰有些肥硕的身体,带着训斥的口吻。
“青雀,你看你现在,都胖成什么样子呢,简直是有辱我大唐皇家威严。”
“我大唐以武立国,父皇更是勇猛无敌,为兄说句不好听的话,你现在这般摸样,简直跟头肥猪一般,哪还有半点我大唐皇室的威严。”
“听为兄一句劝,回去后多多练习武艺,届时别在冬狩之际,丢了我大唐皇家颜面,可是明白。”
其实李泰虽然算胖,但也不是胖得很夸张,李承乾就是逮着机会,抖一抖长兄的威风,将其训斥一番。
李泰牙齿都要咬碎了,却还是只能低头道:“大兄教训得是,青雀回去后,一定反省,好生习练武艺。”
“定然不会辜负大兄的期望。”
后面这句,李泰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完,个中寓意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