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衬衫没获得想要的信息,一脸遗憾,却还是笑着向两人道谢告辞。
不过其并没有离开邵市。
毕竟好不容才得到作家“十二月”的消息,毕竟好不容易才京城过来一趟,自然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
不说一定能找到低调的十二月吧,但按白衬衫的想法,起码得深入邵市一中内部调查走访一番才能决定去留,弄不好就有惊喜呢?
这次英语老师很爽快,蛋炒饭一吃完就把账给结了,连带李恒的一起付清。
李恒高兴捧臭脚:“老师,大气的女人总是显得那么漂亮优雅。”
“呵!你吃那么慢,不就是想等着要我付钱?”
“别冤枉人,我今天坐了一天车,头有点晕,所以吃得慢。”
“是吗,那你把钱给我。”
“哎哟,你真要钱啊,咱俩之间别这么生分,下回我请你。”
英语老师双手抄胸,冷笑一声走了。
天天这样抱着大白兔,你手臂累不累啊?
李恒腹诽着,也是跟着上了教师家属楼三楼。
开门进去之际,英语老师告诉他,“昨天早上,你爸妈给我打过电话,询问你写作的事。”
李恒对此没有意外,问:“你怎么说的?”
英语老师回答道:“我把知道的都说了。”
李恒听得点点头,走向茶几旁,拿起听筒就快速拨打《收获》杂志的电话。
见状,英语老师给他倒一杯水,就进了卧室。
“喂,你好,帮我找下邹编辑。”
“李老师下午好,我就是。”
“下午好,听我老师讲,你早上找我?”
“是这样的,有两个消息要告诉你…”
编辑邹平口中的俩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活着》沪市广播电台转载的稿费2500元和《顽主》1350元稿费一起以汇票的方式付给了他。
拢共3850元,又是一笔巨款。
李恒心里老高兴了!
正好手上就100多块奖学金了,如今加上这些,私人小金库直接突破4000元大关。
4000元啊,这巨款是什么概念?
可以到村里建两栋新房子。
可以娶好几个媳妇。
以现在的物价,可以躺着吃10年。
这么说吧,很多人穷其一生也挣不来这多钱。
不过这些钱他没打算给家里,而是要留着自己用。
毕竟刚刚才给家里3800元,足够支撑好些年的花销了。
而自己暑假去京城要用钱,下半年读大学也要花钱。
何况男人嘛,尤其是前世见过大钱的他,银行里没点存款,心里总是有种不安感。
邹平带来的第二个消息是:《活着》自2月份发表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收获》杂志的销量更是借此连续两期创造了历史记录,突破了250万份大关,相比过去的巅峰记录直接翻倍。
这牛逼哄哄的亮眼数据把《收获》杂志社自己人和所有同行都看得瞠目结舌,被震惊得不要不要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现在势头依然很猛,大有把《人民文学》第一把交椅拉下马的赶脚。
也正是因为成绩太过耀眼,让同行嫉妒眼红,所以《十月》才想方设法收买了《收获》杂志的一编辑,想要向李恒约稿。
邹平在电话中说:“李老师,现在不仅是读者反响强烈,文学界的各种评论的总体也是一边倒的好评。
在这个大前提下,社里昨天刚刚就《活着》发行单行本的事情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举行了投票表决。”
李恒心眼一哑,紧着问:“投票情况如何?”
见到才华横溢的李老师也会紧张,邹平有种说不出的兴奋,喜形于色地送上祝福:
“恭喜李老师,会议通过了发行单行本的提议。
我代表《收获》杂志正式通知您,趁着这股风,《活着》单行本第一批计划于7月1号上市,先印30万本。
到时候一旦触发合同中的印发数,我们会按合同支付你5%的版税。”
对,版税!
版税才是重点,等得就是这个,李恒听得热血沸腾,整个人霎时激动了起来:
“好,谢谢邹编辑,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应该的,我们都希望《活着》单行本大卖。”邹平如实说出了心中的期望。
能不希望吗?
如果《活着》单行本大卖,对李恒、对杂志社、甚至对邹平自己,都会带来巨大的实际利益,三者都是受益方,真真是实现三方共赢。
这通电话较长,后来又继续聊了会,挂断时,李恒特意瞧眼墙上挂钟,计算通话时间,结果把他吓了一跳。
你猜多少?
特么的!22分钟38秒。
这可是长途啊,每分每秒都是钱!要几十块呢。
田润娥同志卖100斤米都卖不出这么多钱。
李恒心疼坏了,好后悔刚才为什么不脸皮厚点挂断呢?
暗暗怂恿自己,下次他娘的一定要吸取教训啊,电话一通就随意找个借口挂断,等那边打过来。
当然,这也只是想想,不能没脸没皮真挂,那咋办?
凉拌,只能长话短说了。
郁闷归郁闷,李恒还是数出了一沓票子放茶几上,用座机电话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