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宗时期
“三郎,这‘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是何意?”
“为何只是破坏经像,捣毁寺庙,却不禁止佛教信仰?为何还要禁止道教。”
娥髻间别着一朵鲜艳的牡丹花。
齐胸襦裙,纱袖上襦是淡雅的淡青色。
米色的锦缎长裙束至胸上,压着胸口绣金孔雀蓝的宽边织锦。
望着天幕上的画面,蹙着黛眉的杨玉环问出一连串的问题。
一旁的独自饮酒的李隆基看着美人托腮,依在凭几上,视线不由向下移去。
那一抹包裹在孔雀蓝里的凝脂鸿沟,让其昏昏欲睡的脑袋倍显精神!
“三郎!”
被娇嗔声惊醒,李隆基又饮了口酒,随即回答道:
“因为他从一开始惦记的就是寺庙钱财和人力。”
“佛教亡不亡灭不灭他并不关心。”
杨玉环眼角轻瞥,随即缓缓坐直身子。
冗赘酥膏颤巍巍的,让人夺目。
姣美白皙的玉手放在淡紫色的细绦束带上。
“三郎如此敷衍奴奴。”
“那奴奴的宝贝可就不给三郎看了~”
腾!
原本斜靠在锦榻上的的李隆基猛的坐直身体。
看着杨玉环认真道:
“这件事的根源其实还是在北齐身上。”
“长期以来,北周最大的敌人是北齐。”
“面对来自东边威胁,北周从一开始就有十分强烈的,兵源不足的危机感。”
“宇文邕之所以要灭佛,最主要的动机就是要扩张兵力准备攻打北齐。”
“这就是‘求兵于僧众之间’。”
“其意就是把躲在佛寺里,不对朝廷贡献徭役的人抓出去打仗。”
说到此处,李隆基突然停住。
杨玉环疑惑的看了他一眼。
李隆基扬扬头。
杨玉环白了他一眼,手轻轻一扯。
束带微微拉开,襦裙不由往下一坠。
随即又立刻停住。
“哎呀!”
李隆基可惜的叹息一声。
杨玉环的雪靥上浮出两抹彤艳艳的红云。
“三郎快说!”
眼中闪过一丝迷离沉醉,李隆基继续道:
并且在整顿佛寺之后又有连带的好处。
那就是
“而所谓的‘取地于塔庙之下’”。
“就是同时没收了原本佛寺拥有的大批土地。”
“宇文邕拿到这些土地就可以用来授田,再去诱引更多的人离开世家的土地,进入国家编户齐民行列。”
“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这两句话就是他要灭佛的动机。”
“所以他根本不必知道什么佛教或者释迦牟尼的四圣谛,这些佛教信仰对他来说都不重要。”
说道此处,李隆基也不由看向天幕,语气略有一丝钦佩之意。
“周武帝灭佛就是出自现实的军事考量,而不是宗教上的龃龉。”
“而决定灭佛举措的。”
“一是可以从佛寺夺走人力和土地。”
“二是周武帝改革兵制后,军队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他有把握压制佛寺与世家大姓的反弹。”
“所以,他可以施施然的无视所谓的阿鼻地狱。”
“尽情的没收佛寺的人和土地,还有建筑。”
“并且立刻将这些没收得来的资物投入伐齐的军事中。”
杨玉环看着突然侃侃而道的李隆基,眼神里也闪过一丝迷恋。
“那这些和尚为什么不反抗呢?”
李隆基提着酒壶晃荡着。
“是啊,如此激烈的做法竟然没有引发相对激烈的反抗。”
“这是为什么呢?”
美人无语,紫色的束带滑落在地。
双手压在孔雀蓝的菱胸上。
“因为当时的寺院制度就有问题!”
一把拉过美人,李隆基快速说道。
“他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寺院的人力与土地太多,但地位太低。”
“同时手伸的太长,已经远超慰藉百姓的范围!”
孔雀蓝、淡青色一扬一落。
“并且这些寺院彼此之间没有一套固定的合作联结,无法形成阵线。”
金色的腰带与白色圆领袍被扔在地上。
“所以,如此松散的寺院制度遇上了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强势君主,就立即败退瓦解了!”
“好了!说完了!办正事!”
……
【公元574年十一月,北齐后主正在玩纣王同款蝎子池。而北周已经在武帝的改革下在兵粮具足了。】
【北周大将韦孝宽向武帝上疏,献讨伐北齐的三条计策:
一、表面结好,养精蓄锐。
二、联合南陈,以逸待劳。
三、百道齐进,一举灭齐。】
【周武帝采纳韦孝宽的计策,一面派人出使齐国,以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