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城,外城西南区域,寒门坊。
时已入夜,寒风凛冽。
因是近期妖邪多发,各家各户,都在门前,挂上了柳枝照夜灯。
但却也有二三十户人家,并没有挂上灯笼。
“阿爹,人家说城里进了邪祟,得挂上柳枝照夜灯。”少年擦了擦满头的大汗,坐在椅子上,大口喝水。
“咱家哪来的钱,能买灯油?”老汉端出了稀饭,指着上面飘着的少许粥粒,叹道:“点了这么几天灯火,家里米都不够,饭也不够吃了。”
“没事,家里还有几个地瓜,明天还有得吃的。”妇人走出来,盘子上放着几片腌制的咸菜叶子。
“今天衙门运了好多粮食,给的工钱还不少。”少年从兜里翻出几十个铜钱,连忙递过去:“阿娘,你拿着明儿买米。”
“这就好,这就好。”妇人顿时欢喜了起来,双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才如获珍宝,双手捧着,将铜钱递过来。
“咱家不点柳枝照夜灯,我总觉得不是很安稳。”少年这时候,又看着门口,皱眉道:“神庙的灯油,咱们家点不起,要不然把家里的灯烛,先换上去?”
“家里的就这么几根火烛了,你换到灯笼里去,咱家里咋办?”老汉不由得摇头,满是无奈:“明天晚上吃饭,拿手摸着菜吃?”
“其实阿娘觉得,也不妨事的。”妇人说道:“你看外边,邻居也有好几家,没点灯的……”
“就算点灯的,也没几个是用了神庙的灯油,是拿普通灯油换上去的。”
老汉摇了摇头,然后说道:“十几年前,我跟人家去内城神庙,拜过柳尊的,就听有贵人说过,其实普通灯油,也是不顶用的……”
少年终于还是叹了一声,夹过一片咸菜叶子,把碗里的粥水,一口吞个干净。
“我去睡了,明日一早,盐庄那边要招搬运的人手,休息好了,明天有力气,能多搬些,挣多点钱,添些灯油。”
“孩子,伱也别太辛苦。”妇人出声说道:“咱家好歹是住在城内,不是流亡在净地,城里毕竟是安全的,就算没有灯油,也不妨事的。”
“是啊,外边有巡夜使,还有寒门司的小旗,城里有柳尊的庇护,不会出事的。”
老汉放下了筷子,说道:“你多顾着身子,阿爹近来做了不少渔笼,过两天就有几个汉子,会跟阿爹结伴,到城外去捕鱼的,到时候咱家留一条吃的,剩下的也不卖在坊里,找人卖到内城去。”
“内城好啊。”
妇人感慨道:“内城的人,很少吃过城外的野鱼,比在寒门坊,可高了好几倍的钱,指不定人家开心了,随手就能赏咱们一锭银子。”
“内城太远,阿爹不要去了。”
少年皱着眉头,说道:“我记得去年,三街巷子的真哥,抓了几只野鸟,去内城卖野味,就是人家不想给钱,后面还把他的腿打残了。”
“他那是运道不好,阿爹又不会像他那样。”
老汉敲了敲桌子,发出咚咚的声响,不满地说道。
旋即他站起身来,要回屋去。
却听得咚咚咚的敲击声,竟然没有停下。
老汉吓了一跳,才发现敲击声,从门口传来。
“这么晚了,谁啊?”
少年站起身来,就要去开门。
老汉连忙扯住他,摇头道:“大晚上的,听说近来闹事的人也不少,小心盗贼劫匪进门。”
“燕哥儿,我是从顾影坊那边过来的,卖肉的人家,你白天见过我的呀。”
门外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说道:“这时太晚了,坊门关了,我回不去顾影坊,想找个地方,借宿一下。”
“没地方住了。”
老汉高声喊道。
“我就住院子,不白住的,这里卖剩下半块肉,就当过夜的钱。”
啪嗒两声,就见门外扔进来一块巴掌大的五肉,掉在地上。
父子俩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烛火映照下,那无比干净的锅碗瓢盆。
“阿爹,我下午时就见过他,衙门的巡日使,都跟他买了些肉的。”
“听说他叔父半个月前,进了顾影坊的屠宰场,所以他有些门路,经常给他整半扇猪肉,推着车在街巷里卖,比正经价格要便宜了两三个铜钱。”
少年低声说道:“猪肉荣,他最近还挺有名的,不少人认识他。”
“不是歹人就好。”
老汉看着那块肉,吞咽了下口水,也就点了点头。
少年连忙上前,捡起肉来,打开门。
门外站着个年轻人,推着个小车,带着憨厚的笑容。
“你进来吧,边上有个小杂物房,我给你铺垫干草,将就着睡一夜。”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