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异闻录 第三十七章 绝处谋生(1/2)

x,最快更新北魏异闻录最新章节!

阿那瑰不是一个蠢人!

正好相反,他为人机敏,能言善辩,目光敏锐,心思深沉。这一切归功于他自小熟读经史子集,兵书战策。深厚的汉家文化底蕴和草原贵族优渥的生活环境,让他这位草原小王子与中原世家大族子弟相比毫不逊色。在数百位同姓同族的兄弟姊妹当中,文武两道,他都属于拔尖的几位王子王孙当中的佼佼者。曾经的那些闲散舒适的日子里,其他王子们只知好勇斗狠,声色犬马。他却能精心阅读,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修养。了解和掌握不同政治文化和军事谋略,起初只是他的个人爱好。久而久之,这个爱好成了他思想行为的助力,人也变得沉稳有度,思辨不俗。还未成年,便被家中有女初长成的王公大臣们看重,选择他成为乘龙快婿的不在少数。有所遗憾的是,众多适龄少女当中,没有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进入他的视线,故而正妻之位始终空缺以待。盖因可汗亲兄弟的身份光环加持,侍寝女子总是不缺的。也是他志不在此,所以尚无一儿半女诞下。

经年的知识积累和王室的耳濡目染,让他在逃亡洛阳的过程中审时度势,察言观色,不仅逃脱了死亡威胁,还完成了几代柔然可汗未能完成的伟大事业——顺利成为大魏国的番薯之国。可惜,他的国主之位是母亲和大臣们仓促之间强加给他的。倘若预先征求他的意见,结局绝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从洛阳北返途中,对于只在名义上担任了十天柔然国主的他,并不清楚国内局势已经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境地。他甚至幻想着自己到达汗庭的那一天,整个草原为之沸腾,数十万子民会扶老携幼,弹冠相庆,夹道欢迎他的荣耀回归。他不知道母亲候吕陵氏和两位小弟已经被示发残忍的杀害了,他更不知道草原已经杀得血流成河。为了顺利回归,他提前派出叔父、族兄、二弟、贴身侍卫等数十位亲随,秘密潜回草原了解情况,收拾旧部。不料,回复他的却是天塌地陷,五雷轰顶的消息。

完了!一切都完了!汉庭没了,子民散了,柔然汗国分崩离析了!

为什么!好好的汗国为什么会解体?儿时的玩伴,血脉相通的兄弟,往日和睦的君臣关系,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反目为仇,各奔东西?三四十万子民,柔然的立国资本,怎么会如水银泻地般迸散的无影无踪?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苦思冥想了十天十夜,终于想通了一件事——复国!

他要凭着大魏皇帝敕封的朔方郡公、蠕蠕王两块金字招牌和身边五十名亲随夺回王权,恢复属于自己的柔然汗国!他要在敌人环伺的阴山南北玩一把空手套白狼,无中生有,驱虎吞狼。如此,必须借力打力。

借谁的力?当然要借大魏的力!打谁?是啊!该打谁?或者说该先打谁,其次再打谁?该打的人太多了,务必要选准目标,方能事半功倍!最好能一箭多雕,一局定乾坤!

大魏元诩小皇帝,侍中元叉,或者说是整个大魏朝廷,之所以敕封自己这个孤单影只的柔然国主为朔方郡公兼蠕蠕王,一百斤黄金固然起了很大作用,但核心问题还是大魏现下国力堪忧,与南朝的军事对峙消耗严重,不可能同时兼顾南北两场战争,更怕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利用自己稳固北疆,专心对付南朝日益强盛的攻击才是他们的真实用心。这一点大魏君臣清楚,自己也明白,各取所需罢了。既然如此,大魏朝庭就该拿出诚意,出人、出钱、出粮、出力,给政策、树大义,尽快帮助自己掌控柔然大局,稳固北方边境不生祸乱。

细细打听,怀朔镇一地兵马不足,但集合北部六个军镇凑齐一万兵马不难。有了足够的兵马,有了皇帝策封,大义和实力相加,复国指日可待!

十天十夜的煎熬,胡子长了二寸,身材瘦了一圈,一个环环相扣的连环计也在这十天的煎熬中形成了。

第一步,树立一块名正言顺的招牌。奏请朝廷派出使节,以大魏的国力威压堂兄婆罗门接受自己这位正统的柔然国主。这一步已经圆满完成。

第二步,向朝廷借一万兵马。这一步失算。

第三步,收拢失散的旧部。收买投靠其他势力的部落酋帅。制造矛盾,分化各大势力。这一步一直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