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79章 建安之杰曹植(1/3)

作为曹操的儿子,曹植从小就不缺钱。

当然,生活在大户人家,曹植也听了很多的道理。

但他仍旧命运多舛,好几次崛起的机会,也弄丢了。

有一位哲学家说,习惯是一种顽强且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习惯累加起来,就变成了智慧,也形成了命运。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

“曹植少有才学,十多岁的时候已能诵读诗歌、论文、辞赋数十万字,并且擅长作文。”

“其父曹操读罢他的文章,曾问曹植之文是否为找人代写。”

“曹植当即表示自己出口可以议论,下笔即能文章,曹操倘若不信可以考试。”

“曹植本性追求简单方便,不注重威严的仪式,个人所用的车马服饰也不追求华贵。”

“加上每次应对曹操的考试和提问,总能对答如流,因此特别受到曹操的宠爱。”

“建安九年,曹操消灭袁绍,攻下邺城。”

“从此以邺城作为据守,征讨四方,曹植因此从小多次随父征战。”

“建安十年,曹植随曹操征袁谭,攻南皮,追杀袁谭,平定冀州。”

“三年后又跟随曹操北征三郡乌桓,大获全胜。”

“当时正值邺县魏宫后园的铜雀台建好,曹操带着曹植和曹丕登台,要求他们各自为赋一篇。”

“结果曹植提笔一挥而就,文辞精妙,曹操因此更加器重于曹植。”

“建安十六年,曹植受封平原侯,同年七月随曹操西征马超,次年又随军征讨孙权。”

“建安十九年,曹植改封临淄侯。”

“同年七月,曹操征孙权,让曹植留守邺县,并告戒他。”

“自己当年担任顿丘县令的时候是二十三岁,回想起当年的作为,至今也无可后悔。”

“而如今曹植处在同样的年纪,也当自我勉励,追求上进。”

“在邺下时期,曹植除了随父从军。”

“也在王粲等邺下文人之间宴饮游乐,诗词酬和,写下了不少宴游诗著。”

“曹植因为才华出众而受到曹操的宠爱,而朝堂中丁仪等人也都充当了曹植的支持者。”

“曹操为此犹豫不决,他数次欲立曹植为世子。”

“但是曹植其人处世不羁,并不注重美化个人形象,在饮酒方面也毫无节制。”

苏轼:曹植的一生如一声警钟,告诉世人欲成大事忌优柔寡断。

曹植是魏王曹操和武宣卞皇后的第三子。

少时便熟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造就健锐谈锋。

出生皇室,却性情坦率自然,不讲究庄重的仪容,颇受父亲曹操垂爱。

提笔一首《白马篇》群情激昂,诗中两个反问句。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道出了曹植的志向,那便是儿女私情先搁置,以身殉国才是吾毕生倾情之所在。

可就是这样一位志向高远才华横溢的少年俊杰,生在帝王之家,颇受父亲曹操器重,为何晚年郁郁而终?

那便是优柔寡断的人,当不了枭雄。

汉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危,曹植赶到时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悲痛之际,比他早到的哥哥曹彰却私下对他说。

父亲去世前急召我前来,就是要立你为太子。

曹彰一直赏识曹植的文采和贤能,在曹植和曹丕的夺嫡之争中始终是站在曹植一派的。

曹植却以袁氏兄弟为说辞,不欲夺嫡,最后曹丕顺利上位。

此时曹植的优柔寡断已是初见雏形。

曹植在该争时摇摆,在该断时犹豫。

历史上,因优柔寡断错失良机还不止曹植一位。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如此。

他在“陈桥兵变中因为优柔寡断而差点错过成为皇帝的最佳时机。

他在面对士兵拥戴时犹豫不决,最终迫不得已用了一招黄袍加身才顺利登基。

我待兄弟如手足,兄弟视我如雏兔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曹植以为自己选了第二条,实则选择了前面第一条。

曹植的优柔寡断,只会葬送身边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