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68章 诗鬼李贺(2/3)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才读了第一句,韩愈已是眼前一亮。”

“待他一口气将全诗读尽,不由得心花怒放。”

“此等文章,将战场局势之紧张,气势之凶猛,形式之严峻,场面之悲壮,描写得淋淋尽致。”

“韩愈读罢,连衣带也不解了,连忙出门相迎。”

“就这样,年仅18岁的李贺,以一首《雁门太守行》扣响了韩愈家的大门。”

“紧接着,李贺又以过人的才识顺利通过了府试。”

“但正当李贺兴高采烈去领举进士的解状时,却被告知有好事者举报他父亲名中的晋字与进同音,犯了忌讳,应当取消举人资格。”

“忌讳一事,可大可小,追究者更是少之又少。”

“很可能是有人嫉妒李贺的才华,于是便从中作梗。”

“李贺为此据理力争,韩愈听之也大为恼怒,立刻写下一篇《讳辩》为其辩驳。”

“最后府尹被他们说动,发放了李贺的解状,让他去参加下一阶段的考试。”

“元和三年,李贺的名字俨然出现在了进士的榜单上。”

“那一刻,李贺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

“他苦作诗书,夜以继日,甚至呕出心乃已,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施展抱负。”

““原以为,仕途之路就此平步青云,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当头一棒。”

“同样的理由——晋同音进犯忌,断送了李贺的科举晋升之路。”

“李贺与韩愈人微言轻,这一次,饶是两人再怎么辩驳也于事无补。”

“进士资格被取消,数年辛苦功亏一篑,这对李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他才华横溢,本应在朝堂之上拥有自己的一番天地,却不曾想大好前程因小人构陷而就此夭折。”

“为此,李贺曾一度消沉。”

“人心的险恶,制度的荒谬,令命运如同一双无形的手,生生压制住他的才华和光芒。”

“那年秋天,韩愈和好友皇甫湜来探望李贺,经两人的宽慰,李贺逐渐走出阴霾。”

“临别时,李贺当场作了一首《高轩过》为两人送行。”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正如诗中所言,现实的盲风晦雨浇不灭李贺心中的理想之火。”

“他没有放弃,而要重整旗鼓,再入长安。”

“既然前途无路可走,那便再去开辟一条路来!”

“元和六年,李贺再次走进长安城,心情却与之前截然不同。”

“上一回,他是踌躇满志的科举考生,这一次,他是心怀忐忑的寒门学子。”

“四处投谒,多番上书,虽受礼遇,却常无下文。”

“后来,得益于当时恩荫授官的惯例,李贺在经过考核后当上了一个小官——从九品的奉礼郎。”

苏轼:李贺的一生很不幸,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创作出来的诗也是很伤感。

李贺和大多数的才子一样,少年时代过着富裕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后期家道中落,开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但是李贺又和别人不一样,尽管生活不如意,可是依旧有着远大的人生志向。

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去实现人生理想,这也是很多读书最终的目的。

自隋文帝创立科举考试以来,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为朝廷选拔了很多的人才,当然也难免会遗落一些人才。

李贺就是那个不幸的人才,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每一次都名落孙山。

这件事情让他一度心灰意冷,以至于后期的诗歌,总是流露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悲痛之苦。

李贺不是没有才华,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唐朝的科举制度,一般是要被别人推荐。

要么就是在早期已经名声在外,不然是很难考中。

李贺相对来说比较低调,尽管出身名门,可是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的荣耀。

这也成为李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使得后期的诗意境凄美,字里行间总是充满了忧愁。

以这首《感春》来说,每一句都很伤感,无非就是在诉说人生的无奈,还有对于未来的担忧。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春天原本是很美好,处处鸟语花香。

可是李贺却无心欣赏美景,更多的是借景抒情,以此来排解胸中的苦闷。

首联先是写春天的特点,由于冬天过去了,天气开始逐渐转暖,这个气温恰到好处,不冷也不热。

但是家境依旧萧条,白色的花在春风中绽放,更使我这北郭骚悲伤无聊。

这里引用了典故,北郭骚春秋时期的一位读书人,为人正派,乐于助人,同样是家境贫寒。

颔联和颈联重点描写当时的孤独的心情,也是情景交融。

不仅仅着力描写心情,同时还融入了春色美景。

这样的一种写法,使得这几句显得别具一格,与前面的两句形成对应。

真是一文不名,只有来子钱一样的穿眼榆荚,不见跳舞的歌女,到时有比歌女的腰更细的柳枝。

打开帘幕,迎接神燕,以及那细细的飞丝,送走了伯劳。

尾联在全诗中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无非就是再一次突出当时一种孤独的心境,这也使得这首诗有着一种更为强烈的悲痛之感。

一个人弹起了胡琴,以此来抒发今日的苦闷,那声音让人听了肝肠寸断,还扑向了那紫檀琴槽。

这些都让人非常的伤感,可是又无可奈何。

李贺想要建功立业,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可是苦于没有机会。

可见李贺有远大的志向,一直想要去到边塞建功立业。

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却又是一直郁郁不得志,只是独自哀叹。

这首《感春》通过周围的景色,以此来借景抒情,描写了生活中的不幸。

作为一位了不起的诗人,李贺根本不甘心只是写写诗,无心于文学。

然而在现实的世界里,他也只能是做一个诗人。

毕竟一直没有机会,数次的科举考试,早已让他失去了希望。

为此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诉说着人生的不幸,还有那份悲痛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