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54章 诗史岳飞(2/3)

“岳飞不忍杀掉曹成同伙,但又怕他们重新聚集,于是只派人诛杀他们的首领,对部众则加以招抚。”

“于是,岳飞招抚曹成旧部二万人,并继续追击曹成,使其不得已到宣抚司投降。”

“绍兴三年,岳飞本受命前往临安,但因怕寇乱再次死灰复燃,因而行程未成。”

“当时,虔州、吉州两地盗贼横行,并进入循州、梅州等十余个州郡进行掠夺。”

“岳飞奉命前去平定,在虔州大败贼寇,又命徐庆等人前往各地招降残余的贼寇。”

“宋高宗密令岳飞在占领虔州城后屠尽城中民众,岳飞再三恳求只诛杀首恶,宋高宗同意。”

“虔州百姓因此感激岳飞,并在虔州内供奉岳飞像。”

“同年,岳飞入朝觐见宋高宗,得高宗亲笔书写精忠岳飞旗帜。”

“绍兴六年,岳飞于襄阳设宣抚司,以图收复中原的大业。”

“期间,岳飞因母亲去世居家守丧,宋高宗多次诏令岳飞前往武昌调动军队,岳飞不得已回到军中。”

“后又负责河东路事务,管辖河北路,多次攻克敌军。”

“九月,刘豫派遣儿子刘麟、侄子刘猊分路侵犯淮西地区。”

“时岳飞因连年作战导致眼疾严重,但仍奉命前往淮西并击败刘麟军队。”

“途中宋高宗致信称刘麟等人已离开,不必追击,岳飞因此中途撤军。”

“绍兴七年,岳飞朝见宋高宗,被封为太尉。”

“岳飞多次与宋高宗谈论恢复中原的方略,分析金人利用刘豫建立齐,企图搅乱中原让宋人自相残杀,而金人自己得以修养兵马。”

“岳飞请求宋高宗准许率兵进军汴梁、洛阳、陕府等地,招降叛将,从而让金兵放弃汴梁。”

“宋高宗非常信任岳飞,坦言将光复国家之事交予岳飞。”

辛弃疾:岳飞被奸人害死时,十万岳家军无动于衷。

岳飞被杀,举国震惊。

然而更令人不解的是,他麾下那支战无不胜的十万岳家军,没有一人站出来为他报仇。

岳家军是忠于朝廷的军队,即使岳飞蒙冤,他们也不能擅自行动。

岳家军当时已经被分散到各地驻守,无法形成合力。

岳飞生前治军严明,不允许将士们有任何违抗命令的行为,即使是对他不公的命令。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无法完全解释岳家军的沉默。

毕竟,岳家军对岳飞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不可能对岳飞的冤屈无动于衷。

军权的制衡,宋朝自建立之初,就吸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

实行杯酒释兵权的政策,极力削弱武将的权力。

岳飞虽然战功赫赫,但他的兵权始终受到朝廷的严格控制。

一旦岳飞被捕,岳家军群龙无首,很难形成有效的反抗力量。

政治的黑暗,南宋朝廷,主和派占据了绝对优势。

他们贪图享乐,害怕战争,一心只想与金国议和。

岳飞主张抗金到底,与他们的政治理念格格不入,因此遭到了他们的排挤和打压。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即使岳家军想要为岳飞报仇,也无异于以卵击石。

百姓的麻木,长期以来,南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他们渴望和平,即使是屈辱的和平。

岳飞的抗金主张,虽然代表了民族大义,但却无法得到大多数百姓的支持。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岳家军即使起兵,也难以得到广泛的响应。

岳飞之死,是英雄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哀。

他的一生,是忠义的化身,是爱国精神的典范。

他的悲剧命运,也反映出社会政治的黑暗和人性的复杂。

记念岳飞,不仅要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更要学习他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高尚品格。

也要反思历史,以史为鉴,避免悲剧重演。

“就在岳飞计划北伐之时,遭遇秦桧、张浚等主和派的阻挡,拒绝将淮西军交予岳飞节制,而是将兵权交由不堪重用之人。”

“岳飞与张浚理论无果后,岳飞上奏请求解除兵权,为母服丧。”

“宋高宗多次下诏催促岳飞回军,但被岳飞推辞。”

“直至宋高宗命令岳飞幕僚在其面前恳求多日,岳飞才答应回军。”

“岳飞回军后,上奏询问宋高宗为何迟迟不愿北伐,一直拖延下去会丧失北伐的大好时机,并请宋高宗亲自督战。”

“岳飞得知完颜宗弼厌恶刘豫,刘豫与完颜宗翰交好,于是设计离间三人。”

“岳飞写了一封意图与刘豫合谋杀掉完颜宗弼的书信,利用完颜宗弼的间谍,让其知晓此事。”

“完颜宗弼得知此事后上奏金廷,金廷为此废掉了刘豫。”

“岳飞则上奏朝廷趁机进攻,顺利收复中原,再次遭到宋高宗的拒绝。”

“绍兴八年,岳飞奉命回到杭州得以参见太子,事后岳飞夸赞太子是中兴之君。”

“恰逢金廷遣使者前来商议归还河南失地之事,岳飞上奏宋高宗。”

“表示金人不可信,宰相秦桧和议之事有所不当,怕是会被后世讥笑。”

“次年,河南失地得以归还,岳飞上表庆贺,但仍指出朝廷不该与金人和议。”

“也不应该因此而有所松懈,要谨慎戒备以备他日事情有变,同时坚持北伐收复燕地等。”

“宋高宗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但被岳飞辞谢。”

“岳飞还请求宋高宗率骑兵前往祭扫先帝陵墓,以此查探金兵实力以此策划北伐的方略。”

“绍兴十年,金人再次起兵,进犯亳州等地,岳飞受宋高宗之命指挥军队与金军作战。”

“岳飞命手下将领分兵作战,自己则率主力军北进中原。”

“大军出发之前,岳飞秘密上奏宋高宗请他立太子以安民心。”

“宋高宗对岳飞的忠心予以表彰,封他为少保,不久改任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而岳飞大军捷报频传,军队士气颇盛。”

“完颜宗弼认为岳飞难以抵挡,计划引诱岳飞到军前与其决战。”

“岳飞则每日在金兵阵前挑衅,令完颜宗弼难以容忍,联合兵力进攻,岳飞长子岳云领兵与金军作战。”

“岳飞则亲自率兵击败金兵拐子马,皆获全胜。”

“郾城一战胜利后,岳飞断定金兵会回师颍昌,便让儿子岳云前往颍昌增援,最终在颍昌再胜金军。”

“正值岳飞北渡黄河之时,秦桧一党则企图放弃淮河以北之地,奏请宋高宗命令岳飞班师回朝。”

“岳飞反驳称此时金兵士气沮丧,正是收复失地北伐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