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大悲事占其二,中年丧妻,老而无子,猝不及防地把王维锤入人生谷底。
王维恸哭过,形容枯槁过,为了纪念这段爱情。
他孤居三十年,终身不娶。
但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王维扫掉心中的阴霾,看开苦乐两境。
他返回长安,与宰相张说等人积极来往,以期日后能有所提携。
在吴越游历时,身临名山秀水,联想古人描绘景色的诗句,欲与他们争胜。
便有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名句。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事已至此,何不坦然接受,耿耿于怀,终究伤害的是自己。
“在一年精心准备之下,王维一举夺下了进士的位置。”
“年少状元,走马观花,同曾经那位点醒他的好友,诗词歌赋好不风光。”
“当然,到处点醒他的那位好友身份并不平凡。”
“他是当朝歧王李范,也就是杜甫诗中歧王宅里寻常见的那位歧王。”
“王维在本次科举之中取的进士,被授予太乐丞的职位,主管宫廷乐器舞蹈。”
“王维在任太乐丞后,意气风发。”
“常常与歧王李范一起,在歧王宅里招待文人墨客,风光无比。”
“可惜好景不长,王维仅仅担任了太乐丞几个月。”
“就因为手下之人违反规定,表演了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观看的舞。”
“被贬为济州参军,远离长安。”
“王维年少失圣心不得志,在被贬为济州参军后没有时常回想起在长安诗意人生的日子。”
“越发郁闷,最终是王维的母亲用佛教的说法参透了他。”
“王维的母亲向王维说明了给他取名维,字摩诘的意思。”
“是希望他无论做什么,经历什么最终都能够回归本我,回归净土。”
“在母亲的调拨下,王维开始回归自然,寻找人活在世的意义,追求一方净土。”
“并在几年后离开济州,在淇水之上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休闲日子。”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王维开始追崇陶渊明的田园主义,好不快活。”
“也是在此时,王维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王维的休闲日子才过不到几年,面对家中的经济困难。”
“母亲年迈多病,家中小妹及笄之年,妻子崔氏面临生产。”
“面对着一桩桩的开支,王维家中毫无积蓄可支撑。”
“王维面临着自己的理想和养家的两大难题,此时的王维虽然看似闲适自在但却内心受折磨。”
“好景不长,王维的妻子清河崔氏,于公元731年难产去世。”
“一夜之间,王维丧妻失子。”
“清河崔氏同王维年少夫妻,两小无猜。”
“王维还为其拒绝皇家赐婚,痛失爱妻的王维心中自然是悲痛万分。”
“但他并没有向大多数文人一般大写悼词,而是开始投身于南方山水,开始了自己半官半隐的生活。”
“也或许是爱妻离世,使得王维参透了人生,愈发的明白了摩诘所代表的净之意。”
辛弃疾:王维的魅力在于,把不痛快活成了诗意。
李白到了四十多岁,仍写诗干谒,不过希望谋得一官半职。
白居易读书读得口生疮,手磨茧,只为一日看尽长安花。
入朝为官,治国安邦,这是千年来文人士大夫的终极理想。
王维也不例外,他心中的这一团火从未熄灭过。
闲居几年后,他决定再次入朝。
可黄狮子舞事件背后的权利交锋,让他明白了,君子应不立危墙之下。
他开始收起傲气,放下身段。
他献诗给丞相张九龄,诗中自比贾谊,恳请提携。
如果张九龄能看中他,他甘愿做任何工作。
上任右拾遗不久后,王维又写了一首言志之作给张九龄。
他变得进退有度,在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游刃有余。
他入朝有一批王公贵族当朋友,出则有一群文友玩山游水。
他跟一干王子公主赏玩音乐,却从不去站队,不去掺和是非恩怨。
他跟裴迪、晁衡、李龟年等来往唱和,却不结党营私。
总而言之,他跟谁都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跟谁的关系都处理得融洽妥帖。
这些积攒的人脉,最后也帮他度过了人生危机。
在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攻下长安,王维被迫接受伪职。
后来,大唐军队收复洛阳,王维等接受伪职的三百余人受审。
这些人中有的被处死,有的被廷杖,有的被流放,王维最后却安然无恙。
原来,好友裴迪当初去菩提寺探望王维时,把王维吟诵的一首诗《凝碧诗》给记了下来。
在朝廷审查王维时,裴迪出示这首诗,并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