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58章 神圣吴承恩(1/3)

如果说旷世名著《西游记》是一部奇书,那么作者吴承恩就是一位奇士。

吴承恩是古今造神第一人,不仅为勾划了一个奇幻瑰丽的神魔世界,更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众多经典人物。

这些角色的出现,大大丰富了神话人物谱系,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吴承恩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少年时扬名一方,鸿鹄之志,胸怀天下。

青年时屡试不第,刚正不阿,初心不改。

老年时看透官场,专心写作,凄凉离世。

“明朝嘉靖年间有这么一个人,从小到大就对一些乡野杂文和古代神话故事有着浓厚兴趣,他就是吴承恩。”

“吴承恩是淮安下面的一个小县城,吴家也算是当地的一个望族。”

“但整个吴家很少有入朝为官的领军人物出现,所以吴承恩父亲希望自己这个儿子能够入仕为官,光宗耀祖。”

“但是吴承恩从小开始虽然对文学很感兴趣,可是感兴趣的领域却跑偏了,喜欢神话故事,这就让吴父很不理解。”

“因此,吴父经常同吴承恩谈心,告诉他神话故事并没有办法帮助家族走上辉煌。”

“只有学习文章经略,这才能够振兴家族。”

“因此,吴承恩收起了热爱中国神话故事的那颗炙热的心,转向去认真钻研经略文章。”

“吴承恩这个人极有毅力,并且特别的爱学。”

“从私塾开始,吴承恩就得到老师的喜爱。”

“通过勤奋学习,这也让吴承恩在绘画、诗词、经略、文章和围棋等多方面都十分的优秀,更是被称之为天才。”

“后来在私塾老师的帮助下,吴承恩进入了当地知府开办的书院读书。”

“但是在这期间,他心里对神话奇闻的兴趣又上来了。”

“一边读书,一边收集着淮安当地的奇闻轶事。”

“而书院的教习老师们也算比较大度,并没有多加干涉吴承恩的兴趣,只要他在学业上认真学习就可以了。”

“但嘲讽的是,吴承恩虽然聪明勤奋好学,却没有考上科举。”

“吴承恩适龄后第一年报考科举,在乡试就被刷下来了。”

“后来几年情况也是差不多,连续的失败让吴承恩很是丧气。”

“而吴父认为就是他那个喜爱神话奇闻的兴趣害了他,于是吴父就不让吴承恩继续创作神话异闻故事。”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吴承恩对仕途也是十分的迷茫。”

“吴父甚至打算托人把吴承恩塞进官府当个小吏,先稳定下来再一步步的升官。”

“但是吴承恩却认为,这样等于让上半生的寒窗苦读白白耽误了。”

蒲松龄:少年时扬名一方,可最终却屡试不第,这对吴承恩的打击可想而知。

年少的的吴承恩不仅满腹诗书,而且精于绘画书法。

吴承恩的惊才绝艳,让他遇见了一生中重要的伯乐,那就是在当地开办书院的淮安知府葛木。

葛木一到任便建学堂,招收学子,兴教化,更是常到书院授课。

而吴承恩,便是最得葛木赏识的那个人。

葛木在吴承恩才华横溢的笔墨文章里,看到了一个少年的磊落风骨。

于是邀吴承恩代写《告先师庙文》,此文被工匠刻于书院大殿上,以表对吴承恩的鼓励和认可。

葛木在任期间,广施惠政,安抚百姓,颇见成效。

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吴承恩有了一个清晰的人生方向。

那就是立志做一个选贤任能,为民做主的贤相清官。

吴承恩与同窗好友,前去金陵参加每三年举办一次的乡试。

吴承恩将心中经天纬地的治世策略书写在考场上,他盼望能得到主考官的欣赏,以实现父亲和恩师葛木的殷切期盼,以及自己的远大理想。

可是那长长的榜单没有容下他吴承恩,致使吴承恩心中抑郁难解。

明明被人称赞文采斐然,都是经世致用之道,怎么就能名落孙山。

不久之后,吴承恩的父亲怀着满心遗憾去世。

吴承恩不甘十年寒窗付诸东流,更不愿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

更怕的是辜负恩师葛木的深深期望与栽培,负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于是开始了人生中漫长的科举之路。

只是可惜,二十年的奔波,七赴乡试,皆一无所获。

“后来吴承恩中年的时候,机会终于降临到他的头上。”

“朝廷补了吴承恩一个岁贡生的身份,贡生相当于已经有担任地方官员或者中央小官员的机会了。”

“吴承恩再一次满怀希望地来到北京城,北京城的一切都让吴承恩感觉到明媚温暖。”

“吴承恩和其他的贡生一起在宫廷外等待接见,而那时候正值嘉靖皇帝统治。”

“当时或许是因为吴承恩的年龄太大了,一起来的贡生们都领到了官职。”

“然后回去喝酒庆祝了,但是自己一直在等待。”

“直到宫廷内人出来,告诉吴承恩官职已经分配完了,突如其来的打击也让吴承恩有些不知所措。”

“吴承恩没有时间在继续科举了,他浪费了青春年华去学习经略文章,但却换来的却是无情打击。”

“其实贡生们早就做好不被选中的心理准备,毕竟贡生人数还是多。”

“朝廷的官职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