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31章 明代:阳明心学(3/4)

“所以王阳明明确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

“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

“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

“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

“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王阳明:我成功的背后是知行合一的智慧。

他一介书生,身体羸弱。

却勇斗宦官,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背后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心学中重要的奠基理论心即理。

心即理,既是万事万物只有人类意识参与时才能明白。

遇到事情不动心,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保持一颗岿然不动的心。

平宁王之乱的时候,他并未到第一线去,坐镇指挥的同时还在上课讲心学。

当他的手下大将正和宁王大战的时候,他大概就在讲不动如山之境。

这时候突然前方战报来了,说是情况紧急,手下大将的胡子都被烧着了,前方军心已乱。

这时候,他才站起身来,走到旁边拿令牌传命下去。

说完谁再议论大将军胡子被烧这件事,立刻处斩,然后调回头来继续上课。

知行合一另外一个关键点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堪称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致良知。

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阳明心学所说的这个良知,典故出自孟子的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

知天理,知人间大道,是一个人内心本来就有的。

人人皆有良知,但因现实中各种**蒙蔽了良知。

因此要找到这个良知,找到先祖积淀下来的智慧,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

然后不停地去磨练它,升华它,激发一个人巨大的能力,使其不断成长。

宁王之乱时,他本是奉圣旨去福建平士兵哗变。

但听到宁王的叛乱消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犹豫。

想想当时的环境,当年成祖皇帝靖难之役的历史摆在那儿。

再加上正德皇帝荒诞,宁王准备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

当时南方官员给朝廷的上疏都没说宁王反叛,而是说江南有变,都在明哲保身,为自己留退路,只有他知难而上。

他也担心自己,甚至让家眷在自己家门外堆积柴草。

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足以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

他之所以要挺身而出,就是这种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

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致良知,致良知也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

“王阳明强调,人的内心是有规律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良知。”

“良知和其他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一样,需要不断激活。”

“良知深藏内心,被各种意念诱惑,稍不留神就会偏离良知。”

“所以王阳明强调,要不断去伪存真,把内心不好的东西剔除出去。”

“存天理、去人欲,留下良知,这个过程就叫致良知。”

“致良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所以王阳明强调人人都要学会守静反思,要在事上磨练,要在实践中体味真知,激活良知。”

“相比朱熹的思想,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更突出了人本主义,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王阳明主张的存天理、去人欲和朱熹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不是一回事。”

“两个人说的天理意思不一样,朱熹的天理是封建纲常,王阳明的天理是人心。”

“王阳明强调,做事要以不违背良心为准则,强调问心无愧。”

“只要不违背良心的事情,就可以做。”

“朱熹要灭的人欲,是人的正常**。”

“王阳明要去的人欲,不是人的正常**。”

“而是心中贼,是人心中的邪念,是有违良知的邪念。”

“现实生活中,有的事情违法,有的事情缺德,但不一定违背良知。”

“比如,有的人快饿死街头了,他不得已偷了吃的。”

“在王阳明看来,这事可以原谅,并不违背良知。”

“又比如,张学良曾经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自己的领导蒋介石,逼蒋抗日。”

“这事按照朱熹的思想来说是违法的,违背天理的。”

“但是按照王阳明的思想则是可以的,因为在当时全民抗战才是良知,内战不得人心,因此张学良问心无愧。”

徐光启:阳明心学虽好,但帝王更加推崇程朱理学。

帝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理学属于统治者哲学。

理学认为人是先对事物有了认知,才会有行动。

这个认知出自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所说,很多事情人天生就知道。

还有很多事情是有圣人告诉我们的,比如孔夫子说这件事得这么干,不这样不行。

只有按照孔夫子,按照圣人先贤的教导去做事,才是正确的。

总得来说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比如要求女子三从四德,这就是针对女子的行为准则。

再比如三纲五常等,都是约束老百姓行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