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93章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2/3)

“此书较之其它农书,最突出的特色是农政,也是此书之所以命名为《农政全书》的原因。”

“这部书从垦田、种植、农事、水利、农器制造、树艺、牧养,一直讲到除虫、荒政,是一部真正的农业方面的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大量吸收了我国历代农学著作资料,同时又有徐光启自己的著述。”

“对相关资料不只是抄录,每篇后面都有他自己的见解、评论或实际验证。”

“徐光启自己新增加的部分,都是他长期观察研究和亲身试验后撰写的,书中那些专题论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生物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我国科学史上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1633年12月,徐光启在北京的寓所里病逝,终年71岁。”

张之洞:抛开做官来说,徐光启本质上就是个科学天才。

19岁中秀才,35岁中举人,42岁中进士,徐光启前前后后为科举忙乎了太长时间。

但是,漫长的赶考岁月、繁忙的行政工作,都没有影响到徐光启的科研事业。

《农政全书》如期出版,而徐光启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应该说,这得益于徐光启的童年以及他的传教士朋友。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徐光启,从小就尝过耕织的辛劳。

徐光启经常下地帮助父亲做农活,还向别的老农学技术,给棉花结顶打杈,产量比原来增加不少。

小小童心,颇受鼓舞,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已然萌发。

后来遇上了传教士利玛窦,徐光启又深切体会到西方科技对富国强兵的积极意义。

于是放弃了诗词歌赋,重拾童年爱好,在天文地理、水利测绘等领域一点即通。

徐光启对科技的贡献,该从一个甘薯说起。

父亲去世那年,江南水灾,农田尽淹。

已是朝廷大员的徐光启回家守孝,十分忧心。

若不及时补种别的庄稼,来年肯定会出现饥荒。

恰在此时,一位朋友提到,福建一带从外国引进了一种高产农作物甘薯,极易成活。

徐光启心思一动,立即让朋友带来一些秧苗,开荒试种,果然丰收。

于是徐光启把种植心得编成小册,发送父老乡亲。

于是乎,本来只在福建沿海种植的甘薯,就这样得以在江浙推广。

几年以后的初冬,守孝后回朝不久的徐光启因与大臣们政见不合。

一气之下,告病到天津闲住,继续试种甘薯。

徐光启利用地窖保温技术,成功地将这一高产农作物品种介绍到了寒冷的北方,而地窖储存法也在北方沿用至今。

徐光启在天津时,见当地的农业种植水平不高,导致了军粮供给紧张、百姓生活困难。

于是又想办法在两县开渠种稻,进行各种农业试验。

官场的日子没几年平安,很快,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

徐光启拒绝趋炎附势,遭到参劾,再度退休。

这一次,徐光启干脆回到上海,将积累多年的农业资料系统地进行增广、审订、批点、编排,这就是著名的《农政全书》。

一想到徐光启在科学方面的成就,他就不禁深深的惋惜。

徐光启可是中华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科学家,翻译了西方大量的科学著作。

在徐光启那个时代,华夏和西方的科学成就相差无几,两者还在同一起跑线上。

可随后大清入主中原,就把科学彻底束之高阁,以至于大清彻底落后于西方的脚步。

他有时不禁感慨,如果大清在立国之初重视徐光启的科学成就,说不定如今也不会被西方列强欺辱。

“明朝一共277年,入过内阁、掌过相权的人,没上百也有八十。”

“可这277年里,取了英文名、信了天主教、写了一部《农政全书》的科学家,只此一位,别无他人。”

“随便拿本数学书来,点、线、面、直角、四边形……这些名词,统统都是徐光启翻译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光启影响了历史四百年,注定还要影响一代代更多的中国人。”

“论环境,明代松江府是个小地方,和几百年后的国际大都市可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论出身,徐光启家境并不好,父母是耕田的农民,就指望着他读书中举光耀门楣。”

“这样的背景,徐光启哪来的机会去认识传教士阶层,去接触最新锐的中西思想碰撞的火花。”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一次应聘。”

“万历二十一年,已经31岁并且有了12年教龄的徐光启,受聘到广东韶州教书。”

“家乡连年遭遇自然灾害,科考又屡试不中。”

“徐光启把心一横,出远门谋生。”

“这次南下,成为徐光启命运的转折点。”

“明朝的广东是沿海通商之地,不乏国际友人的身影。”

“韶州教书先生徐光启便在此认识了他平生第一个传教士朋友,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

“这两人的相识,对于中国科学史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徐光启从郭居静那里知道了西方科学知识,这是一次多么富有启蒙意义的冲击。”

“可以想象,徐光启面对着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等,内心有多么的震动。”

“于是,徐光启当机立断,邀请郭居静到自己的家乡传教。”

“来而不往非礼也,天主教也向好学又好客的徐老师打开了大门。”

“就在徐光启38岁那年,他在赴京参加考试途中,终于和传教士利玛窦会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