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37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2/4)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他从清朝境遇中感受到的道理。

他在心中暗自告诫自己,时刻警醒着自己,千万要引以为戒,不要将来某一天步了清王朝的后尘。

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不仅仅是他,刘氏宗亲也要一代代铭记。

不过有一点让他不理解,长江沿岸和广州隔了十万八千里。

怎么英法美三国的公使要去广州找两广总督开放长江沿岸的城市,这是不是找错人了?

不仅仅是嬴政有此疑问,各朝很多人也有同样的疑惑,但很快主播就为大家揭晓了答案。

“可能大家有疑问,列强希望增开长江沿岸城市为通商口岸,为何要找两广总督,难道不是应该找两江总督谈判吗?”

“这是因为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时任两广总督的徐广缙对英国人的态度非常强硬。”

“徐广缙并没有履行条约承诺,如允许英国商人进广州做生意。”

“每当英国公使要求他允许英国商人进广州,他就以广州民众仇视英国人,出了事情自己可不负责为由予以拒绝。”

“而当时的英国政府由于正在打仗,也就没有出兵报复清朝。”

“这件事被道光皇帝知道后,他认为徐广缙扬我国威,大挫英夷的嚣张气焰,能力出众,因此便将天津及两江地区的外事处理权一并移交给了徐广缙。”

“1852年9月,徐广缙被调往湖南镇压太平军,叶名琛接任两广总督。”

“咸丰皇帝当时新君登基,延续了道光朝的很多旧例,依旧将上海、南京等地的外事处理权交给两广总督负责。”

“所以当英法美三国公使要求修约,增开长江下游沿岸城市为通商口岸时。”

“负责处理这件事的大臣便不是两江总督,而是两广总督叶名琛了。”

“那么叶名琛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呢?很显然有徐广缙的样本在前,他自然要照葫芦画瓢,以强硬态度拒绝英法美三国公使的修约要求。”

“三国公使见谈判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很是愤怒,便改谈判为明强。”

“一同坐着军舰抵达天津大沽口,直接找咸丰谈判。”

“面对三国的武力威胁,咸丰让人回复了几句模棱两可的废话。”

“并让三国公使返回广州找叶名琛商谈,自己已经授权给他了。”

“正常情况下,清政府这么推来推去,三国公使肯定直接命令军舰开炮了。”

“不过由于英法当时正在与沙俄打克里米亚战争,无兵可派。”

“美国也因为蓄奴问题存在打内战的可能,也无力发动远征,于是修条约一事就此搁置。”

李世民:清朝的皇帝太过目中无人,鼠目寸光,也难怪被外国欺负这么惨了。

不管是道光皇帝,还是咸丰皇帝,这两皇帝的表现都让他万分无语。

他就没有见过这么愚蠢的皇帝,完全就是一副昏君的做派。

只是因为臣子对英国人态度强硬,清朝皇帝就认为扬我国威,挫败了英国的嚣张气焰。

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愚蠢,面对敌人的强大却还一副无知自大的样子,有此劫难也属活该。

第一次鸦片战争,敌人轻而易举的打败了清军。

实力如此悬殊,清朝皇帝不奋发图强,努力变得强大。

完全都没有意识到双方实力的差距,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愿意醒来。

这种没脑子的皇帝,也不知道是怎么上位的。

现在英法美三国公使因为事情耽误了,没有功夫攻打清朝,把修约的谈判就此搁置。

他不用想也知道,清朝皇帝肯定洋洋得意,还以为是自己吓退了敌人。

“得知洋人悻悻而归,京城朝堂上不少官员自我感觉良好。”

“他们认为当年之所以战败,并不是英国有多么厉害,而是因为奸臣误国。

“主战的林则徐惨遭奸臣陷害,壮志未酬。”

“主和的官员贪生怕死,出卖国家的利益,以至天朝大军在战场上未能发挥实力。”

“现如今朝廷政治清明,咸丰皇帝又是明君圣主,如果再开战必定能痛揍洋鬼子。”

“总之,之前的战败都是技术性问题,是可以调整的。”

“如果再打一场,胜负犹未可知。”

“1856年9月,太平天国爆发内乱,杨秀清、韦昌辉等一众太平天国高层在内乱中被杀害。”

“受内乱影响,太平天国的实力大大下滑。”

“得知消息后,清政府上下拍手称快,咸丰也对未来充满憧憬。”

“然而还没等咸丰高兴两天,英国人又找上门了。”

“1856年10月,英国驻华公使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作出书面道歉。”

“并保证此类事情不再发生,否则英国海军将采取军事行动。”

咸丰被主播一顿损,面子上有些挂不住,整张脸当即就垮了下来。

他一开始还不知道外国实力的强大,现在从主播口中知道了英法联军的强大。

也不怪他对英法联军实力判断错误,主要是他也没有想到英法联军能够攻破京城。

毕竟英法远在欧洲,距离大清万里之遥,派遣过来的兵力也有限,只有数千人。

想想大清地大物博,老百姓有亿万万之多。

这种情况下,要不是现在主播告诉他未来的历史走向,他是真的不敢相信英法联军凭借这数千人攻破了京城。

目前大清的主要任务就是消灭太平天国,没有多少功夫注意英法联军,倒是让英法联军钻了空子。

现在看他对英法联军实力的错误判断,显得他像是小丑一般,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所谓亚罗号事件,前因后果大致是这样的。”

“1856年10月8日,悬挂英国国旗的亚罗号停泊在广州黄埔。”

“巡河的清军水师发现亚罗号的执照已经过期11天,便登船搜索,扣留了12名涉嫌走私的中国水手。”

“这艘亚罗号船主是中国人,但注册地在香港,受英国法律保护,船长也是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