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秦 第二十七章 假的吧?(2/2)

“诺。”

乐正站起身,紧紧握了握拳,一双眼里焕发出神采。

成了!郡尉这关过了!

乐正看了看远处亮起的长庚星,那颗明亮的星辰预示着黑夜的降临。这颗星辰还有一个名字,启明星。当在清晨出现的时候,就预示着白日的到来。

明天,咸阳宫就该知道消息了,那里有最终为此事定论的始皇帝。乐正暗叹一声,率部返回了军营。

深夜,乐正又被传唤到郡守府,再次详细说明今日事情的始末。

郡守燕镇硕威严的坐在高处,下首是郡尉郭景芝和郡监王浩。

三双威严的目光看着静静跪坐的乐正。

“乐正,今日事情始末我等已经知晓,此事虽然北营千夫长李有义有错在先,但是东营直接击毙此人,着实有些鲁莽了。这件事,我等会如实禀报咸阳宫,至于如何定论,就不是我等能决定的了。”

上首的燕镇硕说道,一双眼睛打量着乐正。

“单凭郡尉做主。”

乐正回了一礼,沉静的说道。

看到乐正听到这话并没有露出惊慌之色,燕镇硕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了,乐正的东营竟然带回来七百五十人的逃民,你又是如何做到的?”

郡尉郭景芝捋着胡须,好奇的问道。

“回郡尉,属下用了一计,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三位长官纷纷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大家都知道守株待兔的典故。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他想改善生活,但他

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有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有一只兔子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然而,奇迹就是奇迹,岂能一直出现?

这个故事是用来批判那些不知变通,一直抱着侥幸心理的人。

在三位长官好奇的眼神中,乐正把自己遇到野草和牛大力,以及之后利用他们吸引更多逃民的事都一一说了出来。

说这些的时候,乐正丝毫没有利用野草和牛大力的愧疚感。把搜捕说成寻找,把发配说成迁移,本身意思是差不多的,而且更容易被接受。乐正觉得凭借咸阳宫那些人的智商,一定会给这些迁移过去的人土地的,不然大家如何生活?

与其在深山老林里过野民的生活,整日提心吊胆,衣不果腹。还不如去岭南,至少那里可以有新的生活。

有时候,这些善意的谎言真的是出于好意。至少乐正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乐正的这个守株待兔,当真用的巧妙啊。没想到还可以这么用啊,当真出人意料。”

等乐正说完,燕镇硕笑呵呵的夸赞道。

“唔,此计甚妙。不过乐正如何知道他们去了岭南就一定会有地?”

郡尉郭景芝听完乐正的诉说,发出了疑问。

“属下,猜的。”

“猜的?”场上的三位长官顿时惊讶不已。

郭景芝这边正捋着胡须等待乐正的回答呢,听到乐正说是猜得,一时惊讶,不小心拔掉了一根胡须,当即痛哼一声。惹得众人纷纷侧目。

对于咸阳宫的命令,这三位是详细知道的。但是郡尉的军令中并没有说明此事,乐正单凭猜测竟然能猜到此事。对此三位长官忍不住又多看了乐正几眼,威严的目光中透出了赞赏。

此时的燕镇硕想到的更多,听少卿说起此子在明月阁以一敌五,点将台以一敌十,今日又以五百敌一千,并且阵斩北营千夫长。勇武过人,尤其是那练兵之法,莫不是得乐毅亲传?

此子利用守株待兔的计谋,又猜到咸阳宫的旨意,此子当真是智勇双全呐!

我燕家当真是得一大将啊!

燕镇硕的目光中毫不掩饰的透出喜爱。

良久,又再次询问了一些事宜,就结束了对乐正的询问。剩下的事情就是三位长官来做了,乐正就在黑夜中返回了军营。

夜已深,郡守府的书房中还亮着灯火。

“少卿,你在门外都听到了?”

“父亲,孩儿都听到了。”

“你觉得乐正此人如何?”

“勇武过人,智勇双全,可为大将!”

“嗯,为父也是这样想的,我燕家又能得一大将。不过此子当真鲁莽啊,不知道咸阳宫那边会怎么看。”

“父亲不必多虑,若咸阳宫欣赏此人,我燕家可以提前拉拢。若咸阳宫定罪此人,我燕家也可助他逃亡。”

“善!少卿此言大善!一切等咸阳宫的旨意了。”

......

声音渐渐小去。窗外,夜色浓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