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澎湃时代 第六八零章 旭日升被收编(2/2)

秦雄有的时候会去一些小饭店吃饭,让秦雄吃惊的是旭日升的返利竟然已经做到了小饭店服务员的身上,销售返利居然都搞到酒楼服务员身上了。在之前看来旭日升这是在拼死一搏准备和秦雄的起兮实业拼天下了。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好端端的直接被百事给收购了,百事会不会继续旭日升这种销售方式,秦雄觉得不好说,但是秦雄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百事可乐在旭日升这块牌子上拖着,因为收购只能缓解资金上的压力,如果百事可乐想在冰茶这块品牌上做文章那最后,可以牵扯他们的精力,如果放弃冰茶更好那么起兮实业的冰茶就可以独占市场,打一打看看对手的态度。

秦雄知道旭日升其实问题很多,返利过多是一点,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管理模式,原时空旭日升是冰茶饮料的创始者,旭日升的巨大成功引来众多竞争对手的跟风。在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岚风"、娃哈哈等一群"冰红茶"、"冰绿茶"的围追堵截中,"冰茶"的独家生意很快就被对手模仿,旭日升创造出来的概念日渐释稀、弱化。

2001年,旭日升的市场份额迅速从最初的70%跌至30%,市场销售额也从高峰时的30亿元降到不足20亿元。当产品先入者的优势逐渐被减弱,甚至荡然无存之时,管理上的问题也就随之暴露,尤其是产销规模的迅速扩张,显得公司的制度和人才保障越来越滞后。

据熟悉旭日集团的人士介绍,旭日升在销售渠道建设时,不论是进入哪一个城市,不论是什么职位,集团都无一例外地从冀州派遣本地人马,但是相应的制度规范却没有建立起来,总部与网点之间只有激励机制,而没有约束机制。 而旭日升的班底人马大多数都不是科班出身,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并不算高。

最可怕的是旭日升的管理思想,旭日升采取了按照回款多少来评定工作考核的管理思想,而忽视了市场通路的精细化建设。旭日集团原来很多从冀州出来的业务员为了配合企业的考核,私自和经销商达成"君子协议":只要你答应我的回款要求,我就可以答应你的返利条件;而且,我还可以从集团公司给你要政策,甚至还可以让你卖过期的产品。很多分公司的经理、业务员也根本不管市场上的铺货、分销和监督,而是住进了经销商包的酒店,除了催款和不可能实现的"大胆"承诺之外,就是和经销商一起欺骗企业。

起兮实业早就把市场精细化建设提到了公司的大战略上,这种行为要是发生在起兮实业估计早就死了三回了,但是在旭日升确是常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