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澎湃时代 第六七八 营销天才(下)(2/2)

中国茶产业以茶为主体,已经发展延续上千年。经过近30年的市场化改革,茶园产能大幅度提升,但消费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因此产大于销矛盾越来越严重。这就是当秦雄当初去闽省投资红茶粉和绿茶粉的而被当地官员视为财神爷的原因,辛苦种出来的茶叶带不来经济价值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从产业角度看,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茶叶种植面积305。9万公顷,产全球茶园总面积60%以上;茶叶产量260。9万吨,约占全球产量45%,居全球第一。根据我国近年内销、外销统计数据来看,从2011年到2017年,累积库存已经达到约138万吨,“去库存”显得尤为迫切。此外,相关专家指出,我国茶叶的产量只体现出真实水平的60%,还有许多茶(夏秋茶)被荒废在茶园,有待充分开发和利

用。这说明茶产业目前一个很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扩大消费、升级消费。

茶产业还没有形成完全现代的产业结构,种类多、难统一、无标准这就是茶叶没办法去形成现代产业结构的重要原因,早些年马芸马老师甚至拒绝茶类产品进入聚划算就是因为茶叶的“无标”。

不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市场放开之后,大多数茶企业基本是依托一个产区的品类在公共品牌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品牌,企业基本是涵盖了一个品种从上游种植、中游加工、下游下游销售而形成的,有专家概括为“垂直品牌”。

而杜国盈的小罐茶恰恰是打乱了这种模式,把茶叶变成了商品,简单的来说老百姓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总是要带点礼品的,比如我想带点牛奶肯定不会去选择一些散装的鲜牛奶,一定会是去选择一些大品牌的牛奶,这些品牌在老百姓心里是有保证的,但是在小罐茶之前茶叶这东西送礼是没有保证的。

因此全国各地的茶叶批发零售商城往往跟同样没有标准的古玩、红木、玉器结拜为邻,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举个例子,在茶叶城里商家不是靠卖茶活着,是靠人脉关系、勾兑能力活着。所以我们的常态就是从李家勾兑来茶叶,到张家勾兑来包装,再到隔壁老王家勾兑来商标。

这样的茶叶经销商已经算是讲良心了。如果遇到无良商家,他们会像“三年不开张,开张养三年”的古玩行业一样,狠狠宰你一刀,绝不留情。所以在农贸批发式的茶叶交易中,三五十元成本一斤的茶叶卖到三五百元是再常见不过的现象了。

而小罐茶的成功则属于用一个铝罐打开了现代化的入口,一个制定行业标准化的入口,这一点才是杜国盈在小罐茶上能成功的原因,因为这一个小小的铝罐凝结的是他半生创业的心得和感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