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谋三国 第一百零一章 军中伙食(2/2)

马超在后世时是南方人,习惯吃米饭;即使大学到了北方就读,面食也可以接受。但唯独这粟,也就是小米,就很难接受了。汉承秦制,所以此时马超军中也和秦军一样,凡是担任高强度工作的,如斥候、流星马(亦即通讯兵、传令兵)等,或是正在训练、长途行军、与敌鏖战时,每人每日朝食可得三分之一斗,晚上可得半斗;而并非高强度任务的,如站岗、巡防、喂马等,一天可食三分之二斗粟。

马超食量大,每日食粟一斗半,而且执行每日三餐制。不过这时的军粮也并非是单纯的小米粥,而是在小米粥里加入切碎的野菜、豆类和肉类,并辅以酱菜、腌菜。马超的粥里,就是放入了白菜、芥菜、薇、大豆和猪肝以及羊肉,另外还有满满一豆的酱菜。对于马超来说,早餐吃这个也还行,但中饭和晚饭、每天三餐都吃这个就有些痛苦了。

接过来勤务兵递过来的碗筷,马超还是吃了起来。幸而他的勤务兵手艺还不错,酱菜也酱得可口,他吃起来没多少不悦。

不过,马超还是怀念后世的吃食,就说这粥里的大豆吧,西汉淮南王不是早就发明了豆腐了吗?怎么军中还是没有?要知道每日豆子吃多了,马超要憋着不放、保持三军统帅的威仪是很痛苦的。再说这粟,什么时候能换成小麦做成面条馒头?面条这时候倒是有,不过少;至于馒头,诸葛亮还没南征孟获呢,故而也没有;至于饺子,还要等宋朝皇帝弄璋之喜了;至于米饭,现在倒是有,不过要到长江流域了;至于炒菜,还要等到宋朝人民发明铁锅了。总而言之,后世的吃食大多数在东汉都没有。

虽然马超本人已经适应了东汉,但他的胃口还是停留在后世,这两者之间的撕裂就让马超很痛苦。不过马超看除了他这个穿越客之外,东汉人民们好像挺乐此不疲的。手下士卒们吃起粟来时那满足的表情,和他下馆子吃最喜欢的东北菜的表情是一样一样的。

马超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下令让士卒们也食肉食吧。托韩遂的福,上次从他营中得了不下数十万头的牛羊猪。所以即便到了现在,军粮只能维持一个月,那些牲畜却仍然剩余四十多万头,以至于马超的军营一半的面积都是牛圈羊圈猪圈,还要分出些士卒去放羊放牛放猪。此外,历次大战中难免会有战死和受重伤的战马,马超也没浪费,统统充作军粮。此外,每天都有百姓前来牛酒犒军,马超也推辞不过。所以,马超军中的伙食还是很不错的,有菜有肉,每个人都能吃到肚子浑圆。

含泪吃完两大碗,又吃了两豆酱菜、半盘的烤羊肉串,马超这才吃饱了。吩咐把剩余的羊肉串让勤务兵们给分了后,马超走出大营外,就开始了一整天的军旅生活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