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商途 第二十四章 平静的日子(2/2)

崔琰忙着招募人手,白玉淑发话,多找几个能干建筑伙计的,要给闺女起个绣楼。白玉淑现在眼界也高了,往日的那些土财主子弟已经入不了她的法眼。

前些日子,苏州的东主们来时,她就颇有意动。那些东主们再商场都是摸爬滚打多年了,行事说话各有气度,白玉淑虽然接触不多,却颇为欣赏,看他们的年岁,有几个家中应该有相配的子女。只是夫君当时不在,这种事她个妇道人家不好开口。

现在白玉淑想明白了,崔家的境遇比往日好了许多,女儿的身价自然也要抬高了。白玉淑准备往大家闺秀上培养。将来进了婆家的门不至于被嘲笑。

绣楼是大家闺秀必备的装备,将来出嫁的时候,从绣楼里抬出去那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

反正家里有闲钱,趁这个机会将建楼的人员一起招起,给女儿建个绣楼,再

找个好人家,她的心愿就算彻底满足了。

白玉淑的想法崔琰基本赞同,毕竟女儿是亲生女儿,大女儿嫁的不如意,最疼爱的小女儿能有个好归宿,自然就是老两口最大的心愿。以前是条件不足,现在有条件了自然想给女儿最好的。

崔家招人还算顺利,现在不是农忙,而且就在本村,加上崔家一直以来良好的口碑,基本崔琰去问到的,都答应来做工。崔家给的待遇好,还管饭,而且这工作还是常年的,农忙的时候还有农忙假,这条件一说,还有谁能抗拒?

晚饭时,崔天赐随口问了句,崔琰将招人的事说了一下。崔天赐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道:“父亲,这样单独上门谈,虽然都是你属意的平时做事也踏实的人,却难免让没有被招的人心有不满。”

看崔琰些许不耐。崔天赐只得耐心解释道:“父亲你想想,当初咱们家虽然比村里的乡邻日子好过上一些,那些钱财的积累是父亲和祖辈辛辛苦苦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乡邻们不会有其他想法,有的只是敬佩。

如今我们家的了十万两银子的消息村里都传开了。虽说乡民淳朴,可心中不免会有嫉妒之辈。若是这次招人再惹得他们不满,对我们家的将来没什么好处。

父亲,裕罗村是我们的根基,不得不重视啊!”

崔天赐说的语重心长,崔琰也是老于世故的人,人心险恶,如何不知道,只是最近喜事连连,没考虑这么细罢了,如今儿子说的透彻,他也醒悟过来。

“依你之见,现在怎么做才好?总不能再重新开始招人吧?”

“那倒不用,至少要给剩余的人一个盼头。父亲不如将全村人召集起来,反正你是里长这也不是什么难事,然后将我们家招人的事情当初说清楚,许诺以后还有招人的机会,只要在村中口碑好,就优选录取。

同时还可以依靠他们的口碑将找我们准备招工匠的事传出去,这样别的村有工匠的自然会慕名前来,工匠可以待遇好些,多收些都没什么,只要手艺过的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