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总管 卷四 章110 己巳之变(2/2)

此时的崇祯正是病急乱投医的时候,听到倪元璐的话,急忙问道:“此人是谁?”

“原辽东经略孙承宗!”倪元璐道。

王承恩听到‘孙承宗’的名字,心中一惊,明朝抗击后金的名将孙承宗死得最惨烈,死得最让人景仰!历史上,这个天启帝年间的辽东经略孙承宗,在崇祯十一年自己的家乡高阳,率全城军民与之血战,三天后,城破,孙承宗被俘,因拒不投降,被活活勒死。

崇祯从龙椅上站起身大声道:“宣朕旨意,为保京师安慰命袁崇焕死守蓟西,速宣孙承宗进京。广纳人才,广募兵源!”

整个早朝,王承恩以安国公的身份站在朝堂之上一言不发,冷眼看着这个大臣献人,那个大臣献策,完全一副后金袭击京城事不关己,高高挂上的派头。崇祯才委任了袁崇焕不久,就给后金来这么一手,此时的崇祯完全被兵临城下急昏了心志,只要大臣们死守京城的建议全盘接受,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早朝过后,王承恩与倪元璐一起走出紫禁城,倪元璐看着王承恩一脸平静,好象后金十万铁骑袭击京城,根本就另他毫不动容一般。倪元璐疑惑道:“你这厮今天的表现,是镇定?还是完全事不关己?”

“急有何用,就后金的十万兵马攻得下京城吗?”王承恩笑呵呵的继续道:“这孙承宗为人如何?”

倪元璐回道:“宁锦防线有这人一半的功劳,天启年见,袁大人都对魏忠贤讨好巴结过,惟独这人从不买魏忠贤的帐!而且宁锦防线能修筑成辽东关外第一防线,此人的功劳应该最大,而且袁大人也是这人一手提拔起来的,‘愿用崇焕指殚力瘁心以急公,不愿用腰缠十万之逋臣,闭门颂经之孱胆’。”

“还真是个人物!”王承恩叹道。其实大明朝不缺乏能臣,只不过能臣都斗不过满朝的宵小而已!

倪元璐叹道:“如此国难之时间,我能做的就是将家资尽散,广邀死士以卫京城!”

“倪大人的家资太少,就算将自己的字画全卖了,能邀个几百死士算不错了,杯水车薪,何必呢?”

倪元璐突然道:“我的人手自然是少了,可你这厮的人手却多呀!你这厮家中护院数量众多,在上海又养着五千私人兵马,这个时刻该是报效皇上的最佳时机呀!你往时要炮要工匠我可从来没含糊过,这个时刻你不调遣那五千人马驰援京城,看我不参你一本!”

“曾经我就跟倪大人说过,这兵马本就帮皇上练的,现下自然会驰援京城,倪大人该信了吧?”

倪元璐点点头,叹道:“其实这大明朝思虑最长远的非你这个太监莫属!”

“哈哈!”王承恩大笑,见已经走到了自家府邸,便朝倪元璐道:“倪大人,要不进到寒舍盘横片刻?”

“不了,受了皇命,需立刻前往高阳。”

王承恩只得与倪元璐抱拳做别,进了自己家门。傍晚,丁离已经一个人骑了快马赶回京城王府,将如何送了九云到天津登船,秘密送往上海禀报了一边。

也就在此时,袁崇焕得到了自己得力部将,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领四千人马驰援遵化集体战死的消息后,袁崇焕这才知道后金人马已经杀到京城附近了,当即率了祖大寿、何可刚等九千骑兵入援京城,这支骑兵就是以后所称的关宁铁骑中的一部分。

袁崇焕本应将来犯之敌阻挡在蓟州至通州一线,在此展开决战,以确保京城安全。但皇太极在没有受到任何阻拦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天险蓟门关,兵逼北京。

不管袁崇焕是不是在诱敌深入,后金的先锋部队此时已经突然出现在京城的西北方向,京城四门顿时紧闭,守卫京城的京师三大营在军官的叫喝声下迅速登上城墙。

王承恩在自己家中听着明军示警的炮击声,知道一场改变很多人命运的‘己巳之变’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