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和贾琏一通闲聊,魏西平大致了解到齐鲁巡抚衙门近期所主导的一系列政策变化:
一是大力推行“均田免粮”政策,凡无地或少地农民,可按照人均三亩土地分配或补足。
此田地产权归属于登莱钱庄,赋税由登莱钱庄代收代缴。若承租农户手头有了余钱,便可以出资将这些田地买下,只要不超过人均三亩土地的标准即可。
二是提高士卒待遇。各级士卒除了有兵饷可拿之外,还可以优先承租或购买登莱钱庄手中的大批良田。
这个优先承租或购买权,极大地激发了齐鲁行省乡村精壮的参军热情。
齐鲁军新建时,原本只打算新招募两万人,后来报名者甚多,优中选优,实际进入营伍参加训练的新兵,仍然将近有三万人。
毕竟,田地有好有坏,有靠近水源的良田,也有贫瘠沙地,只要家中有一人参军入伍,便可以优先承租或购买那些肥沃良田,由不得这些乡村农户不动心?
三是在齐鲁、登莱境内各地交通要道,设立厘金局,对过路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征税,以支持松江府一系的财政需求。
这实际上意味着,齐鲁、登莱二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便由以农业税收为主,改为以工商税收为主。
受到此消息刺激,齐鲁、登莱二地部分手工作坊,相继停止了生产,但与此同时,北直隶行省、三晋行省和顺天府境内许多南逃的世家大族,携带着大量财货,从齐鲁、登莱二地经过时,都被迫交了一大笔过路税,气得这些人家纷纷骂娘。
不过他们骂过之后,看到齐鲁、登莱境内社会治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他们的心思便发生了明显变化。
金陵形势如何,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自然是持续关注,也十分清楚的。
大顺皇帝李鸿基御驾亲征,击败山海关守军之后,清国黄太吉受山海关守将吴月先邀请,派出数万人马,入关助战。
如今,双方在山海关城下相互缠斗,厮杀不已,各自损伤高达数万人,都已经无力兼顾其他地方了。
松江侯周进盘踞齐鲁、登莱二地,旅大总兵黄金龙经略辽南,都开始割据一方。
但南直隶行省总督史鼎,忠于大周皇室,他拥护忠厚亲王陈福宁为帝,定都金陵,年号扬光。
忠靖侯史鼎担任内阁首辅,忠诚亲王陈常宁入阁辅政。
六部堂官包括松江知府钱若宰、明州知府韩厉等人。
扬光政权虽然建立于大周倾覆之后,形势内忧外患,但以南直隶行省总督衙门为班底,又有钱若宰、韩厉等地方实权派支持,其统治区域包括黄河以南诸多行省。
尤其是江南富庶地区,从未经受战乱影响,疆域人口、军队数量、经济底蕴,都处于全国前列,仅松江一府海税收入,每年就高达数百万两银子。
在世人看来,扬光政权即便按部就班,只是吃老本,都能够和大顺政权分庭抗礼,南北分治。
这也是北方世家大族选择背井离乡,相继衣冠南渡的重要原因。
但很可惜,江南东林党人不满忠靖侯史鼎大权独揽,暗地里邀请宁南侯左昆山沿江东进,目前已抵达安庆府。
史鼎虽已派出长江水师进行拦截,但其在法理上,却有些站不住脚。金陵兵力空虚,宁南侯主动前来勤王,任谁也不能说他不是?
但要真是放宁南侯左昆山进入金陵,他手握十万精兵,岂不是在朝堂上一言九鼎?
金陵内部形势,便因此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考虑到这些,部分世家大族便在泉城或蓬莱停了下来。他们心想,反正过路税已经交过了,便留在松江侯府的势力范围之内,观望一下形势发展,等到松江侯府一系支撑不住了,或者金陵恢复平静了,再考虑何去何从也不迟。
贾琏和魏西平二人进入齐鲁巡抚衙门之后,被人引入到偏房内,稍微等待了一会儿,随后便又在近卫旅副旅长方靖的邀请下,前往议事厅,和松江侯周进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