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富翁 第一百五十六幕 关于林肯的几则小故事(2/3)

这个小男孩就是林肯。】

【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家境极为贫穷。林肯断断续续地理解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

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现在他已经50岁了,依旧没有放弃,想要竞选总统。

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应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

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靠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

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成人大有作为的。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让孩子吃点苦,有“台阶”让他自己爬。这样,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攀上光辉的顶点。】

公元一八○九年,在一个荒凉的肯德基州农场里,诞生了一位叫亚伯拉罕.林肯的小婴儿,他就是末来第十六任的美国总统。

【林肯十五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哩的森林小路到校求学。

他买不起算术书,特地向别人借,再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

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总计起来上学的日子不过十二个月左右。

林肯能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奋读书,是林肯不向命运屈服的表现,也是我们应该向林肯学习的地方。

林肯下田工作的时候,也将书本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看书。中午吃饭时,也是一手拿著玉米饼,一手捧书。

他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后,曾说,“我能够达到这一点小成果,完全是日后应各种需要,时时自修取得的知识。”

“没有暗礁,激不起美丽的浪花”,林肯不屈服命运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一同向困难挑战,创造出佳绩。】

……

报纸上,有关于林肯的报道越来越多。

最开始的时候,还仅仅只是林肯又前往了哪个城市演讲,渐渐地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毫无疑问,都是积极向上的故事,听到这些故事的人们,有的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小孩,企图激励自己的孩子奋发图强,有的则是单纯的开始对林肯这个人感兴趣。

至于今年已经五十岁的林肯大叔,真的有没有做过这些事情,一点也不重要。

人们现在看上并喜爱的,仅仅只是报纸包装出来的林肯形象。

耶鲁学园的伍尔西校长,放下手中的报纸,摘下挂在鼻头的老花镜,揉了揉被眼睛压的有些疼痛的鼻梁,笑着说道,“道格这个孩子……”

他看着报纸上林肯一则有一则的小故事,想起了第一次与道格这个小家伙见面的时候,他曾经说过的“落樱神斧”的故事。

他当时对于这句话没有十分的在乎,但是现在他才发觉,这种听起来就很荒谬的故事,居然有着如此大的传播潜力。

甚至,这传播的潜力,都无关乎智商。

因为,耶鲁学园的里学生们,无论是家境还是学识,都不会算差。

但就算是这样,报纸上一则又一则的林肯小故事,却依然让耶鲁学园的学生们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