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 第九次循环(五)(2/2)

问讯室里突然安静了一瞬。

见半天没有再问话,小哥有些沉不住气,开口询问:“还有什么要问的吗?杜警官,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去?”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了解,希望两位能再配合一下。”

杜警官没明确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暂时中断了问询。

两位警官从问询室里出来,满脸都是疲累。

像这样的“对质”,精神高度紧张的不只是被问讯人,问讯者也一样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仅如此,他们反而要比被问讯者精神更加集中,因为他们必须要结合被问者的语言、动作、神态甚至是微表情来抓住任何一丝破绽。

“他们应对的太完整太合理了,光凭问的问不出什么问题。”

江警官抹了把脸,“我看他们的情绪非常稳定,并不像是被吓坏了的样子,可以尝试一些更加激烈点的问话方式吗?”

“最好不要,他们现在只是被传唤人,并不是犯罪嫌疑人,何况对这件事,他们既没有犯罪动机也没有不良记录,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和突破点,我们不能采取审讯的方式。”

杜警官一口否定了江警官的提议,思忖了会儿,“我准备接下来抛出车上有爆/炸/物来试探一下他们的反应。”

“这么快?”

江警官一愣。

“根据经验和目前的证据,我认为他们是事件策划者的可能性不大,下车有可能是偶然,但更有可能是其他什么原因。接下来的问询,换上老张吧。”

警察问案也有技巧,有的唱红脸有的唱白脸。

老张,就是公认那个会唱白脸的。

“同步问询还是分别问询?”

江警官有些不甘心,但也不得不承认继续硬问下弊大于利。

“先从男的开始。”

杜警官说。

“不从李诗情那边开始吗?女孩子作为突破口会不会容易些?”

江警官有些担心。

“你不要小瞧那个女孩子,相比较之下,她的抗压能力要比男的那个高。刚见面时,她能在你的威压下开口解释,那个男的连抬头都不敢。”

他拍了拍江警官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你还要多积累些经验。”

***

明显是负责人的杜警官出去后,肖鹤云还以为自己的计划A奏效了。

这个计划在拖延了调查时间的同时又能避免双方串供的嫌疑,只要双方都认为对方有问题,警方会花费大心思去查两个人的来龙去脉,自然就能查出他们没有任何犯罪的动机和可能的结果。

一个是普通大学生,一个是刚工作的程序员,身家清白生活经历简单,别说制造爆炸案,就算制造爆/炸/物都成问题。

没有足够的证据,仅凭“我觉得你可疑”,是无法定罪的,他们是被传唤,又不是作为犯罪嫌疑人被逮捕,时间一到,就要因为证据不足而重获自由。

但是没过一会儿,一个长相和蔼的年长警官走进了肖鹤云的屋子,出示了自己的身份证明,警官证显示他姓“张”,也是一名刑警。

如果李诗情在的话,一定认得出,这就是上次后来出现在她病房的老张。

新的问询又开始了。

和已经经过一次这样“紧迫盯人”的李诗情不同,肖鹤云并没有这样应对的经验,上一次他接受调查时已经重度烧伤躺在病床上失去意识,压根就没说过一句话。

哪怕自诩“理论经验丰富”,肖鹤云这时候也只能紧张地看着那位“张警官”,很害怕下一刻迎来的就是更激烈的手段。

但他却没想到,这位面相和善的警官竟然好脾气的先解释了换人的原因。

“现在都快七点了,刚刚两位警官为了这个案子从中午到现在都没休息,饭也来不及吃,现在去吃饭去了,怕你在这干等着害怕,所以让我过来陪着你。”

老张像是聊家常那样的聊着天,半点没问“案件””的事儿,也没露出什么严肃的表情。

“对了,你要不要也吃一点?”

老张看着面前的小伙子,客气地寒暄,“我们食堂的饭味道还不错。”

“不用了,我之前吃过饭了。”

小哥下意识地婉拒。

“哦,好吧,那我去给你倒杯水,等下他们来了再聊。”

老张说着说着,竟真像是来陪他聊天一样,中途跑出去了。

肖鹤云心底松了一口气。

老张一出去,立刻就进了茶水间,通过对讲机向各方通知。

“他说他吃过了饭。我们去找他们的时候不是饭点。他们明显知道要在警局留很长时间,提前吃了东西。这不符合一个劫后余生之人的心理。”

老张找到了突破口,精神振奋地说:“立刻去调查一下超市那个大楼各个餐厅的服务人员,再问问各层保安和楼面人员有没有人见过这个人。查查这个人什么时候吃的饭,和谁吃的饭……”

“也许还有同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