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家 第四十一章:联盟破裂(2/2)

所以话说到这,再争论已然没有必要,接下来要看的,就是太后到底想要哪种结果了……

珠帘后,刘娥听完了二人的争论,神色也有些犹豫。

不过,她本就不是优柔寡断的人,权衡片刻后,便做出了决断。

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就在她准备开口的时候,身旁却抢先响起一道声音。

“二位不必争了。”

这道声音一出,帘内帘外三道目光同时看向了说话之人。

刘娥微微皱了皱眉,似乎是想说什么,但是又好像想到了什么,到底是没有开口。

至于冯拯和王曾,则更是一脸的迷惑。

这……小官家又在闹什么?

要知道,这可不是之前寇准贬与不贬的小事,涉及皇陵,涉及丁谓,涉及到未来的中书。

这般紧要的政务,太后还没说话呢,小官家就这么急吼吼的开口……几个意思?

赵祯的心里也有些无奈。

他知道眼下不是插手中书的良机,他现在也真的没想要插手中书。

但是……

轻轻吐了口气,赵祯没看刘娥,继续开口道。

“皇陵之事,如今尚未涉及朝廷官员,雷允恭擅移皇堂,自是有罪,不过,他是内宫之人,交由外廷审理并不合适。”

“刚刚二人来之前,大娘娘已经将此案交给了入内都知张景宗主理,入内押班杨怀玉,岑保正协理。”

“若有结果,自会知会几位宰执再议,至于旁的,在案情尚未调查清楚之前,都言之过早。”

这番话用的是陈述的口气,而不是商量。

于是,外间的冯拯和王曾二人便更是一阵苦笑。

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到一阵头疼……

小官家对于此事,显然有自己的看法和决定,但最让人感到棘手的是,他还直接吩咐下来了。

按理来说,官家开口,他们自然该就此偃旗息鼓。

可问题就在于,他们并不想就此放过这个机会,而且,太后还没开口,他们如若领命,那么,太后怎么想?

但若是不领命的话,那好像也不太合适……

二人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他们记得小官家刚登基那会,明明又安生又懂分寸的,怎么才过了几个月,就变得这么让人头疼了。

不过,就在这两位迟疑思索着该如何应对的时候,帘后已经替他们做出了决断。

只听得太后的声音传了出来,只一句话。

“便照官家所言办理,一切等雷允恭之事查清再议。”

得,太后也这么说了,那再纠缠下去也就没了意义。

于是,冯拯和王曾也只得拱手道。

“臣等遵命。”

随后便一同告退而去。

待得他们的身影消失在了殿外,内侍将珠帘卷起,刘娥才将目光落到赵祯的身上,口气略显不满的问道。

“官家?”

见此状况,赵祯心中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对着刘娥拱手一拜,道。

“朕方才一时情急,未曾和大娘娘商议,还望大娘娘勿怪。”

看着赵祯这般神态,刘娥也意识到自己的口气有些不对,于是,她的语态放软,扶着赵祯坐在她的身边,道。

“六哥儿,大娘娘不是在怪你。”

“你是官家,决定谁来审案这样的事情,并无不妥。”

“只是,政务处置一道,还需谨慎,你年纪还小,要多学习,二位宰执的思虑,总是周全的。”

“跟大娘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赵祯沉默了片刻,抬头道。

“大娘娘,就是我刚刚说的……”

“雷允恭再有大罪,也是内宫之人。”

“内宫之人,不该让外朝来审,内宫之事,也不应允外朝直接插手干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