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先去吃饭。”唐植桐拍拍手,示意收工。
凤珍懂事,回到屋先给哥哥嫂子在脸盆里换了水。
午饭有两种主食,馒头、窝头,馒头是张桂芳看到王静文来后临时加的。
“闺女,我不知道你今天过来,没蒸米饭,你吃馒头凑合一顿吧。”张桂芳略带歉意的说道。
“婶子,我没那么娇气,不挑食,您更不用专门给我做,我现在和以后都跟家里吃一样的。”王静文笑眯眯的回复着,手上拿起馒头,一掰为二,递给两个小姑子,而自己拿了个窝头吃。
“试试能吃得惯么,吃不惯和我说。”唐植桐看着王静文的做派心里很舒服,自己吃窝头,但媳妇还是要心疼的,这并不矛盾。
面粉定量没有再升回去,只占总定量的30%左右,剩余定量只能买粗粮或机米,粗粮有玉米面、小米面、高粱等等,机米贵一点,但口感一般,所以唐家很少吃。
“挺好吃的,比我们单位食堂做的好吃。”王静文咬了一口,松软,带一丝香甜,没有常见窝头的那种粗粝、硬实的口感。
“烫面窝头,掺了小米面和面粉。你能吃惯,咱以后就这么做。”任何一对新人喜结连理,面临的问题都很多,第一道关卡就是饮食关,能不能吃到一块去很重要。
好在张桂芳蒸窝头的手艺好,唐植桐调咸菜的工夫棒,这顿便饭王静文吃的津津有味。
午饭后,两人继续收拾厢房,点着炉子,继续布线,终于在天黑前成功将灯泡点亮。
“明天我再扯点布,做窗帘和门帘。”王静文看着亮堂的室内,空间是独立了,但啥都干不了,从外往里看一览无余……
两人忙完,坐炉子边合计着哪天领证,王静文更是建议领证后约几个知己朋友周天一块来坐坐,就算礼成了。唐植桐对此非常支持,王静文这么优秀,在心里惦记的人肯定不会少,公之于众是好事,省得别人瞎惦记。并坦言,菜品自己想办法,绝对不会让小王同学失了颜面。
邀请谁来,两人商量着定下来,并一块写了邀请,等明儿唐植桐上班一块寄走。
聊着聊着,又聊到了两人的小窝还缺什么,想到什么就记上一笔,也不是立马就买,等开了工资再按照轻重缓急慢慢去置办……
用完晚饭,照例是唐植桐送王静文回家,桥洞、街角的人似乎多了些。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唐植桐不敢再领着王静文钻小胡同,反正没有几天了,再忍忍,再忍忍。
两人沿着大路骑车前行,特意走的王府井大街,这边灯亮、人多。
唐植桐把王静文送到单元门口,没上去,但嘱咐她晚上不要出门。
……
厢房的炉子昼夜不息,周四上班前,唐植桐去厢房查看,发现墙面已经干的差不多,遂委托张桂芳等太阳出来就把压箱底的被子拿出来晒晒,今儿安床。
依着张桂芳的意思,这么大的事,得挑个好日子,但半仙们已经销声匿迹多年,苟延残喘的亦不知藏身何处,此事遂作罢。
第一次投递结束后,唐植桐先是打电话给张工,和他约好下午上门安装家具,又打给小王同学,问她今天下午有没有空,小窝安置家具,需要参考她的意见。
小王同学高兴地答应了,盼了这么久,日子终于越来越近了……
张工做事很仔细,木料都是用毡布裹着运来的,外面即便是看到也看不出是什么材质。
第一车运到后,留下五个人,两位老师傅负责安装,两个学徒工负责搬运,其他人返回木材厂,继续装车搬运。
由于紫檀密度大,木件也比其他木料重许多,看着两个学徒工干得小心翼翼,累的满头是汗,唐植桐也不落忍,和张工上前搭手。
上手才知道,这玩意是真沉!唐植桐都起了用空间搬运的念头,可现场人太多,等下次搬家再用,到时候手一挥“收”,到新家手再一挥“放”,啧啧,主打一个安全方便快捷!
学徒工苦逼,干最累的活,在得到师傅认可后才能学技术,最后通过考核才能成为正式工,这个过程一般是三年。
其实在去年上半年之前,上面对学徒非常优待,学徒工只需要一年就能转为正式工。
然而人性很难琢磨,骨子里的惰性滋长,时间长了,就会认为这是应该的,很多学徒就开始偷奸耍滑,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