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026章:为朕解忧者,唯有苏景明(求追读)(2/2)

“字字句句都是忠君爱国,其实都是为了一己清誉,为了一個诤臣的名号,孰奸孰忠,谁适合留朝堂,谁适合做外官,难道朕不比他清楚吗?”

“他若有能耐,朕就让他将朝堂的宰执职位全兼任了,朕倒要看看他能够做出什么样的功绩,能否让我大宋朝堂再无争端!”

……

午后。

贾昌朝、王拱辰、钱明逸、还有新任的监察御史李京就开始上疏了。

这些人,嗅觉极为灵敏,抓到了欧阳修的漏洞,自然要下狠手。

他们称,欧阳修的《论范仲淹韩琦等罢政事状》居心叵测,勒令君主要以他的好恶选拔朝廷宰执,其罪大焉!

另外,欧阳修事事皆称朝堂离不开范、富二人,有结私党嫌疑。

这两宗罪名,便足以将欧阳修压得抬不起头了。

紧接着。

陆续有臣子开始上疏,大多都没有站在欧阳修那边。

欧阳修的文辞过于犀利。

攻击面实在太大。

他的这篇文章,用一句话可归纳为:

“当下的宰执官都是废物,朝堂离了范仲淹、富弼、韩琦、孙甫四人,根本无法运转。”

这句话的攻击性,几乎覆盖了汴京城的所有京朝官。

对于大多都自恃清高的士大夫官员而言,这是一种**裸的鄙视和侮辱。

难道大宋朝只有你欧阳修是贤臣能臣?

难道只有范仲淹、富弼、韩琦可做宰执?

难道大宋朝离开你们几人就要灭亡了吗?

……

群臣激愤,奏疏如雪花。

有人骂他欺世盗名,有人骂他故作清高,有人骂他是害国之臣。

还有人称他实无大才,只是靠着蝇营狗苟的文字换来了青云直上……

骂者如云,甚是毒辣。

欧阳修还未到京,弹劾他的奏疏便堆有五尺高了。

……

这时,垂拱殿内。

翻阅了诸多弹劾欧阳修奏疏的赵祯,不由得一愣,思索了片刻后,喃喃道:“莫非欧阳永叔的这道谏书不是为了弹劾别人,而是想要自己贬谪外放?”

赵祯心思细腻,一下子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越想越觉得可能就是如此。

前日,赵祯命人已将敕封欧阳修为翰林学士的草诏都拟好了。

想到这里,赵祯不由得感到甚是心寒。

朝中贤臣不愿在朝堂效力,却欲外放担任地方闲官。

他这位皇帝难道就那么不堪吗?

赵祯又气又急。

但却束手无措。

朝堂贤吏能臣并不少,但真正懂得他这位官家苦楚的却没有一个。

赵祯望着满桌的奏疏,心口发疼。

此刻,一种巨大的孤独和无助感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他的肩头,令他痛苦的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眯了一会儿。

睁开眼后,突然看到了苏良呈上的奏疏。

赵祯打开奏疏,慢慢看了起来。

片刻后,赵祯紧锁的眉头缓缓舒展。

不多时竟露出了一抹笑容。

其喃喃道:“满朝臣子,知朕且能为朕解忧者,唯有苏景明!”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