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今年刚满五十,在这个时代已经完全称得上是老人了。
他这一番哭竟是显得那样的委屈。
好像遭受了多大苦难一样。
“好了!”
李贤知道自己不得不出面维持朝堂秩序了:
“姚爱卿,朕不过是想问问你对科举改制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有什么不方便,不回答便是了,也不至于哭成这样吧?”
看着少年皇帝竟是对自己这样关心体贴,姚崇更加委屈了:
“皇上!你若对臣有意见,直说便是,大可不必如此阴阳怪气,正可谓士可杀不可辱,如果皇上认为臣老了,不中用了,臣恳请辞官致仕,还请皇上万万不要挽留就是!!!”
这一次就连一直未曾说话的康王都懵了。
推举姚崇担任礼部尚书,是他向先帝李淳举荐的,可谁知先帝直接就答应了。
在康王看来,姚崇一直都是他的人。
可今天这番情形看来,康王隐隐觉得姚崇这老家伙似乎一直在等待着今天呢?
这一场突发状况,李贤也是万万想不到。
自己不就是多关心了一句嘛,而且李贤觉得自己作为皇上,问一个臣子对朝事有什么看法,似乎完全合情合理啊!
可这家伙反应居然这么大,还主动提出要辞职不干了?
这什么毛病?
谁给他惯的?
不过很快,李贤便意识到了什么,当即呵斥道:
“大胆姚崇,你竟敢以辞官威胁朕,你当这朝堂是菜市场吗?”
“好啊!既然你想辞官,那朕就准了。”
朝臣们本以为姚崇这样说,只是为了向皇上诉苦,以辞官要挟。
可谁知皇上直接就给答应了。
而更让朝臣们意外的是,姚崇听闻皇上的话似乎没有一丝慌乱,反而一脸暗爽:
“臣姚崇,谢过皇上隆恩!”
说着,竟然是重重拱手施礼,然后退出了大殿。
这让那些原本还对科举革制准备抵制的官员们,一下子得到了反转。
科举制面临巨大的阻力便是来自于礼部,可现在礼部尚书竟自己当朝提出辞官致仕。
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就在这时,楚宁当先站了出来,说道:
“启奏皇上,臣以为科举改制势在必行,臣附议李大人和左相所奏,朝廷应立刻着手科举改制。”
李贤点点头,目光又看了一遍堂下的朝臣们,随后目光终于落向了一直未曾说话的康王:
“康王,此事你怎么看?”
听到皇上的声音,康王整个人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
曾经最疼爱的儿子,如今高高在上的皇帝。
这轮到谁都需要时间接受好吧!
“回……皇上,臣以为,还是应该裁撤冗余官员,才是当下最紧要的事。至于科举革制,臣以为如何革制,如何完善,还需要细致讨论,绝非三两日便可完成的事。毕竟科举革制乃是国策,干系到朝廷的根本,恳请皇上三思而后行。”
户部尚书杨介和出班奏道:
“臣附议!”
紧跟着吏部右侍郎汪缙、工部尚书胡广、工部员外郎杨涟也是纷纷出班附议。
如此一来,相当于拥护康王的朝臣们都站了出来,
李贤对此仍然表现得极其平静,略略沉吟后,又扫视着堂下的朝臣:
“诸位,可还有其他意见?尽管说出来便是。”
可再没有人回话。
大殿之上,一时间鸦雀无声。
李贤又不得不开口了:
“好吧!看来大家都是一致认为科举需要改制,那就让李先生牵头,先拟定一份章程吧,之后再考虑革制的细则。”
话音刚落,就看见李鸿仑已经举着一份奏折出班回道:
“回皇上,臣已召集文渊阁众臣工商议出了一份革制章程,请皇上阅览!”
这下子,朝臣们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搁这演戏呢!
不待群臣开口,李贤直接对李鸿仑问道:
“李先生果然有心了!”
说着,李贤便朝着海德旺使了一个眼色,后者赶忙会意,走下御台将奏折接过,随后回到御台上交给了李贤。
就在李贤阅览科举革制章程的时候,只听李鸿仑又开口说道:
“皇上,此议案共分为六大策,由翰林学士张敬忠、李章和、陈德正负责起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