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485 荆州驻防八旗的拟人行为——攘外必先安内(2/3)

……

鸦雀无声。

李郁也在心里琢磨着,

无本钱无文化无背景,除了从军还真没什么可以以小博大的路。

工业,

目前能够吸纳的劳动力还很少,杯水车薪。

而且即使进入工厂做工,也谈不上翻身,解决一家老小的生活罢了。

扛枪上战场,

虽然死亡率很高,但确实是一条能翻身的路。

于是,

他说道:

“就依照赵署长所言,机会平等。”

“谢陛下。”赵二虎终于逮着了机会,“陛下,臣请到前线带兵。”

众人愕然。

……

大规模扩军,对于湖广战役的兵力窘迫现状无补,

但却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

例如,

因为看到上一轮采买署出动,囤货的商人血赚,吸取经验。

松江府朱家角镇纺织商会会长,徐想,就吃到了红利。

他联合本镇的4位同行,

一直在囤积!

采买署的人赶到仓库见到了堆积如山的半成品,当场就开心的拍板,下单45000套军服和冬季大衣。

其余25000套,

留给了江南其余的多家纺织大厂。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而且敢于豪赌的人。

徐想祖籍宁波。

他爹那一辈移居朱家角,靠5张织机起家成了本地的中等商人。

到了他这又豪赌了2次。

1次是投入全部身家开工厂~

1次是提前吃进制作吴军军服需要的棉麻、染料、铜料、皮革等原料。

两次all in,且成功。

他的身家翻了四番。

……

扩军总规模4万人。

如今是秋季,冬装也要一起准备。

军队就是纯纯的吞金兽。

吴军士兵军服已经全员普及了铜扣、牛皮军靴和牛皮腰带,走出来锃亮铿锵,特别馋人。

缺点是:贵!

优点是:凝聚力加成10,士气加成10.

军需订单是个庞大数字,而且非一次性。

上了战场,

一场大仗下来,烟熏火燎、剐蹭撕扯,士兵废一套军服很正常,损耗高的惊人。

日常,

士兵还需要一套替换的衬衣。

军需物资,

至少拉动十几个行业,而且全链条都受惠。

……

吴国的商人们,在不知不觉之间完成了一个心态上的改变。

历来,

商人都怕战争。

如今,

商人甚至期待战争~

历来有战事,

朝廷都会向商贾摊牌捐输。

但如今,

吴皇不但不要钱,还让大家跟着挣钱。

这种翻遍史书都找不到的“春天”让所有工商业主振奋,发自内心的拥戴陛下。他们已和陛下彻底绑定,说休戚与共也不为过。

原因很简单,

吴廷能给的,清廷给不了,任何一个王朝都给不了。

自古以来,

商贾都是无国界人士,忠心淡薄,到哪儿都一样。

但是,

如果可以当个人的话,没人喜欢当狗~

只要维持当前的正策,所有的大业主都会死心塌地跟着陛下走下去,绝无背叛可能!

想跳槽?

天底下找不到比江南更好的土壤。

……

荆州城,四门紧闭。

一股恐怖的气氛弥漫在城池内外。

作为清廷在南方战略的关键支撑点,这里的城墙高大坚固,驻军也是南方满城序列里数得上的精锐。

数年前,

荆州八旗围剿白莲教匪,死伤大半,一蹶不振。

清廷加以充实,

现驻防八旗共有成年旗丁1500人,家眷6000余人。多是来自西安满城、宁夏满城~

……

荆州,

东半城为满城,西半城为民城。

此刻,

满城已进入战备状态,将大炮对准西侧民城。

“主子,张府尊求见。”

“带过来。”

张知府,家境优渥,直到55岁才中进士,名列一甲。

平日做事爱惜羽毛,故而官声尚可。

“恒将军,您、您这是?”

“你来的正好,本官准备~”恒龄拍了拍身旁的大炮,“剿杀可能通贼之尼堪。”

……

“什,什么?”

张知府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尼堪”这种大清入关早期的侮辱称呼,有上百年没人提起了吧。

这位满大人被塞外的风沙吹傻了吧。

心里这么想,嘴上还得恭敬。

毕竟,

知府才四品,驻防将军是从一品。官阶差着一条黄河。

“恒龄将军,荆州百姓都是良民,之前未曾有过通贼行为啊,若有,本府首先就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