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419章 此子绝不可留(2/3)

在停战后,李伟连夜让人构筑防御工事,除了城墙上接连摆了好几道沙袋墙之外,城门前也堆了一堆,用来防备亲军从内城攻打。

毛骧和郭英齐聚一处,相互通报了下自己这边的战况。

他们两边遇到的情况基本一致,毛骧也是弄了一堆沙袋与陈肃僵持不下,根本发挥不出兵力优势。

“这个李伟,怎么这么多花样呢!”毛骧头痛道。

郭英沉默了片刻,叹道:“毕竟火器都是他造出来的,最早使用火器的兵马也是他训练的,战术运用自然比咱们要纯熟得多。”

毛骧眉头紧锁,也不得不点头赞同。

李伟虽然比他们这些征战沙场的老将年轻得多,但论作战指挥尤其是火器作战,却要比他们强得多,不然朱元璋也不能给他封公,毕竟爵位还是要看功勋战绩的,若没有足够的战绩支撑,朱元璋也不能不管不顾的硬给他封。

“不过也没关系,朝廷各地的兵马都在陆续赶来,这样耗下去也是对咱们更有利!”郭英笑道,毛骧闻言也跟着点头赞同。

夜色下,平静的运河河面如同一条平整的玻璃镜,倒映着夜空中的月亮,又似一条通天大道,平整无比。

突然,河面上荡起道道涟漪,一艘艘战船陆续划过,打破了这平静的河面,绵延无尽的战船仿佛一条黑色的巨龙,沿着这平静的河面向前迅速疾行。

在其中一艘较大的战战船上,朱棣和朱棡,以及两人的许多部属都齐聚于此,围着一张地图指指点点。

“再往前就到扬州了,据京中传来的消息,现在扬州已经落入了李伟的控制之下,咱们走水路,必须要先取此城!”

朱棡手下的一个年轻将领说道。

话音落下,朱棣和朱棡都是看着地图沉默不语,其他人都将目光落在这两位王爷的身上,等着他们先表态。

经过北伐一战,现在他们已经成了这支大军真正的掌控者,至于其他勋贵,除了傅友德之外,其余的皆被朱元璋以蓝玉同党的罪名下旨赐死!

片刻后,朱棡看向傅友德问道:“颍国公,你觉得呢?”

傅友德面无表情,拱了下手淡淡道:“全凭两位殿下做主。”

他虽然跟蓝玉李善长之流不是一路人,但这次北伐大捷后朱元璋不顾诸将的功勋,突然开始大清洗,还是让他觉得很心寒。

虽然这次清洗没把他这個国公一块洗了,但今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天子的屠刀就会落到他这个国公身上。

见他这样,朱棡脸色有些不悦,不过傅友德在军中的威望不容小觑,他也不能怠慢,于是便就此揭过,转头看向朱棣道:“四弟,你看呢?”

朱棣想了想说道:“如今李伟的兵马都带去了京师,扬州守卫空虚,咱们直接沿运河而下,夺取了扬州后,由河入江,直达应天便是。”

朱棡眼神注视着他,眼睛微眯,断然否决道:“本王觉得不然!这条行军中线谁都知道这是最佳的,敌人定会在途中设伏!以我之见,咱们还是兵分两路,一路走水路,一路改走陆路。”

朱棣闻言,心中不禁一喜,不动声色的问道:“三哥打算绕行?”

朱棡瞥了他一眼,心中冷笑:“不是,是你要绕行!”

朱棣脸色一滞,怒道:“为什么是我?”

“呵呵,别人本王不放心啊,四弟你就辛苦一下吧。”

朱棡轻笑道。

“我不同意!”

朱棣断然拒绝。

现在京师情况复杂,太子暴毙,外城被破,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会是什么样。

现在他们二人都是手握重兵的藩王,此时谁先入京,谁就有可能掌控京师,成为新储君,甚至万一父皇有个不测,先入京者就可以直接继位称帝,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会同意绕行陆路。

此时他们所处的位置是高邮到扬州的河段,从此走水路到应天一天就够了,但若走陆路,再急行军也得三四天。

当然,前面还有个扬州挡着,不能无视,但如他所说的那样,李伟把兵都带走了,扬州守备空虚,很容易就能拿下,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走水路依旧是最佳选择。

朱棡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他让朱棣走陆路就是要抢先一步到达京师。

“怎么,四弟连我这兄长的话都不听了?”朱棡端起兄长的架子,看着他道。

朱棣嘴角微动,脸色无比难看。

长兄如父,虽然朱棡远比不上朱标在他们这些皇子中的威望,但毕竟也是兄长,凭着这个,在军中总能压他一头,这让他很是不忿!

“王爷,我觉得晋王殿下所言也不无道理,咱们改行陆路也未尝不可。”

角落里一直闭目不语的姚广孝突然睁开眼轻声说道。

这次朱棣入京勤王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他早就想着撺掇朱棣夺位,自然不想错过这个天赐良机,因此便主动请命随军而来。

朱棣疑惑不解的看向他,不懂他为何会赞同朱棡的这个提议,这安排分明对他们极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