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年柳香 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大汉天下(十)(1/2)

青藏省。

如果大汉朝有什么薄弱之处的话,那就是这里了。

在这偌大的青藏高原上,哪怕是在现代社会也很难开通铁路,更别说现在大汉朝的这个条件了。

连水泥路都是够呛,只能在平地上与特地的道路上修建。

因为青藏高原这里的地形是不稳定的,经常发生变动,水泥路哪怕建造了,可能一个小变动就没有了。

所以。青藏省虽然与四川、缅甸、甘肃、西域等地毗邻,但是与它们之间的联络是非常的薄弱的。

更别说与大汉朝廷的联络了。

如果依靠羁縻统治,也就是扶持当地的民族,那这个地方就会游离在大汉朝之外,成为时而背叛汉朝,时而归顺汉朝的另类的“藩国”了。

所以吴年当年就对青藏高原进行了大力气的改建。

他不仅在青藏高原的内部,尽可能的修建水泥路,普通的道路,以保持道路的比较通畅。

这些年一点点的,一点点的迁徙走了原本的吐蕃人,把大量的汉人迁徙到了青藏高原。

与汉人一起迁徙的还有汉人的文化。成群的工匠、读书人、乡绅、汉传佛教、道教等等。

当年无论是道士还是和尚,都很不乐意。

青藏高原的条件确实是艰苦。

如今发展的不错。

拉萨。

原本吐蕃的国都,如今成了一座汉朝风格浓郁的城市。

首先它有城墙,夯土结构,建的不高,但很厚。

原本汉朝是考虑到,如果青藏发生变故,汉军可以依托这座城池进行抵抗,但后来证明是多虑了。

虽然吴年离开青藏之后,确实不时有吐蕃偏远部落的小规模叛乱发生,但很快都被汉军平定了。

天南地北,没有什么人能阻挡汉军了。

城门楼上,挂着“汉”字旌旗。负责守备拉萨的守军战兵,人人披坚执锐,精神抖擞。

城中也是大量的汉朝建筑,都是四合院结构的,有大有小,有富丽堂皇的乡绅宅邸,也有普通的民房。

只有少数一些原本吐蕃的建筑得到了保留。

但随着时间推移,终究会消失。

很快这里就像云贵一样彻底被汉人掌控,成为华夏固有的领土之一。

在这无数的建筑之中,有寺庙五座,道观五座。

还有城隍庙。

吴年以皇帝的神圣,敕封战死在青藏高原的一位百户为城隍,命百姓世代供奉。

这座城市简直与华夏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有出了拉萨才能感觉到区别。

这里毕竟寒冷,而且土地很多都不适合耕种,适合放牧。

不过汉人都很能适应,放牧就放牧吧,还能喝上一口奶呢。

因为这个的原因。这里的饮食与传统汉地有比较大的区别。

但是无论土地有多么的贫瘠,条件是多么的困难。吴年还是把这块地方经营了起来。

等到未来国家的技术进步了,就可以把火车开上来了。

也可以修建公路。

当然还有飞机。

现在嘛。

这日子凑合着过就行了。

天云观。

道观内供奉的是北方真武大帝。道观是道士与官府合力,一点点修建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