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派我当间谍,上级竟是始皇帝 第十七章 六国官员对秦帝国的影响!(1/2)

“因此,从献公的迁都策略中,我们能寻找到解决中原士卿阶级问题的方法!”

江白认真地说:“那就是实行茂陵制度,将中原士卿阶级代表宗亲,都迁移到关中茂陵。当他们离开了长期管理的土地,即使再富有,也难以掀起风波!”

扶苏:“……”

秦皇嬴政:“……”

当中原士卿阶级的疑问得到答复时,扶苏只觉得豁然开朗。

秦皇嬴政也是瞬间明了。

的确。

江白的茂陵体系,实际上是后来的汉代实施的地方贵族迁移政策。

但江白决不会与眼下的扶苏谈论未来的汉代,因此他稍微转了个弯,用秦献公的迁都策略……为茂陵制定了一个起源!

如此。

扶苏能迅速深入理解江白想要传达的观点。

而窗户外的秦皇在扶苏之前,已经想到了献公迁都,并设想出迁移中原士卿阶级的策略。

只要使中原士卿阶级离开他们的根据地,那这些人就像是失去了牙齿的猛兽。

而且。

历史上的秦皇其实后来对全国的富商也进行了迁移。

但与此不同的是,秦皇首先迁移的是富商,然后才是部分中原士卿阶级。

而江白这次却打算首先对中原士卿阶级采取行动,虽然富商也会被迁移,但富商的威胁比不上原六国余孽。

“所谓茂陵制度,就是在皇家陵寝周围建设城镇。”

江白整理了下思路,接着说:“例如秦皇的骊山墓地,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几个居民点,专门用来安置那些中原士卿阶级。”

“关于迁移的具体过程,其实很明了!”

“杀一批,迁一批,再监管一批!”

……

江白对政策的洞察极为直接。

简单说就是使敌人减少,使盟友增加。

既然要针对中原士卿阶级的大部分,那就必须非常注意策略,并控制改革的节奏!

“我们先谈谈‘杀一批’!”

江白淡淡地说:“当茂陵制度正式公布时,各地的中原士卿阶级肯定会寻求关系,找途径,甚至有的可能会立即起义。”

“这时就必须用强硬的手段压制,对那些寻求关系、找途径和起义的人一律株连九族!”

“这样才能显示出中央对推进茂陵制度的决心,毫不动摇,绝不允许有任何逃避的举动!”

……

起步总是最困难的!

当中央表明态度后,不只是中原士卿阶级开始权衡,包括各地的秦官员都会全力推进茂陵制度!

这是自然的连锁效应!

扶苏听后稍微惊讶地说:“夫子,如果过度执行,会不会让中原士卿阶级恐慌并团结起来反抗……”

扶苏下意识地想到了江白刚才的话,即不能轻易处决……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让秦官员在各地明确地公告茂陵的具体规定。”

江白很清楚利用威胁与诱导的基本区别:利与弊!

追求好处,避免坏处!

这是人的天性。

“首先,各地郡县的中原士卿阶级层面的土地,由当地郡守采用低价征用大半。同时间要赠与迁徙者相应的金钱补助激励。”

江白思考片刻,接着说:“接下来,首批率先迁徙的中原士卿阶级家庭,将获得提名为官的机会,他们将有可能从六国士卿的身份,直接转变为大秦的官方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