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我横行港岛,开局一把斧头 33、不欺负香江普通市民(1/2)

“宾哥,平分就算了,那是你打下来的。这样吧,回头我安排人过去开工看场,除了开工小弟的工资,还有交给社团的规费,剩下的你全拿走。”

吉米仔笑着摇了摇头,拒绝了。

俗话说的话,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再说了,靓坤的地盘,那可是林耀宾和他的兄弟们打下来的,他这样接手,别人也会有话要讲。

林耀宾面露古怪之色,要知道他打下来的那三条街。

一条名叫花园街。

一条名叫通菜街。

一条名叫西洋菜南街。

花园街就是后世鼎鼎有名的波鞋街,通菜街就是著名的女人街。

西洋菜南街也叫电器街。

这三条街能产生多少效益,林耀宾心里是清楚的。

偏偏吉米仔这小子面对人人垂涎三尺的收益,拒绝得如此干脆。

果然不愧是他看中的好兄弟。

但是好兄弟你这样就让我难办了啊!

本来林耀宾这边就少人,这几天陆续有不少大圈仔加入油麻地堂口,但堂口人数也只不过过千而已。

光油麻地堂口人数都不够。

现在请吉米仔的人帮忙看场,收益还自己全拿。

这让林耀宾怎么好意思?

琢磨了片刻,林耀宾吸了口烟道:“我挑,白白给你的钱你居然还不要。行,那就这样定了。对了,你还记不得,我之前和你说的A货生意。”

“准备什么时候开工?”

吉米竖起了耳朵,他对社团事务不感兴趣,但对生意最感兴趣了。

A货生意的暴利在香江不算啥秘密。

八十年代的香江工业已经非常发达了,像电视机、收音机这些日常电器已经很普遍,几乎每家每户都有。

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之后都想用版权、技术封锁等等手段锁死这条路,那么后发国家怎么办?

山寨和盗版呗!

美利坚,德意志,霓虹,宝岛……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干过这档子事。

打个比方,霓虹的丰田、尼桑这些品牌,它们在六七十年代生产的车子,几乎是一比一地借鉴欧美车的外观。

现如今,香江已经有不少闻到商机的商人在从事盗版生意了。

至于版权?

1980年的香江没有盗版、翻版这些词的,而且也没有版权相关的法律。

再说了,出来混,连盗版和翻版都不敢做,还出来混什么?

在所有的社团黑产中,盗版、翻版可以说是最没有风险的。

况且,港英对这些产业一直非常暧昧,他们还巴不得靠盗版、翻版增加就业率和税收。

当然,鬼佬自诩绅士,不会赚这种钱。

因此在八十年代的香江,作为没有系统附身的穿越人士,不做盗版、翻版生意,那简直是天打雷劈!

回过神来,林耀宾道:“吉米,你带上医生他们,先去花园街和通菜街各买下十家店铺,钱的话我会给医生。”

“花园街和通菜街的人流量倒是不错,宾哥,你准备在这里做大卖场啊?”吉米仔说道。

受限于这个时代,矮骡子都本能地向打通店铺,觉得什么东西,只要够大,那就够阔气,够有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