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许都。
天子脚下。
虽然不及东都洛阳曾经的繁荣,但如今也是汇聚了不少英才的大汉都城。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著书,这事儿只要一传出去,怕一定会掀起一股风浪。
是真是假,这曹宣是和身份,等到风浪一起的时候自然会有一个定论。
到那个时候荀氏在出手不迟。
郭嘉现在顶多就算是一个启蒙老师。
而且这三字经当中还有提到他们荀氏,没道理荀氏不在其中掺和一手。
.......
时间一晃就是数日。
如同荀彧所料的一样。
当三字经的内容传出之后,便以极快的速度在许都城内掀起了一股风浪。
三字经的内容含括了无数的道理,忠孝礼仪一样不少。
而且简单,通俗,易懂。
在加上其中的标点符号。
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在打听三字经的出处究竟来自哪里。
这天下从来都没有不透风的墙。
三字经在许都广为流传的时候,便已经有人打听到这三字经是从曹操的司空府传出的。
而且据说还是一个六七岁的名为曹宣的才子所著。
不光是三字经,还有那被文人墨客称奇的标点符号,也都是同一人所著。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著书,而且还是这种一看就是可以名传天下,并且可以在后世流传的书,这是多少人一辈子都羡慕不来的。
读书人一辈子只求一个名。
现在,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就有如此的名声。
可想而知,不久的将来之后,天下都会知晓曹宣这个名字。
三字经也必然广为在天下流传。
一些堵了一辈子书的读书人想到这里都觉得自己的书好像是白读了一样。
...........
此时,少府孔融的府中高朋满座,樽内酒满。
五六名身材婀娜的舞女正在厅内舞姿摇曳。
厅内的两侧,十几名许都名士坐在两侧。
脸上尽带得意之色的孔融坐在主位上。
“某生平所求,座位上经常满人,木尊中酒不空,我就无忧了。”孔融举起酒樽,冲着厅内的众人举杯。
孔融的家世显赫,虽然如今落魄之许都,但依旧被任命为少府。
在加上其名声,以及建安七子的名头,依旧是天下名士。
徐干,阮瑀,应玚,陈琳,刘桢等人都在孔融的坐上,纷纷一同举杯。
“文举最近可是扬名了啊,这许都城内大街小巷,怕是就连几岁的孩童都知晓了文举之名。”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妙啊,妙啊!”徐干笑着说道。
孔融一愣。
“伟长何出此言?”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